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殿中将军

殿中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员一人,六品,掌典禁兵督守殿廷。西晋员十人,六品,分隶左、右卫将军,朝会宴飨及乘舆出入,直侍左右,夜开宫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多选清望之士充任。东晋孝武帝太元(376—396)中改选,以门阀居之。十六国后燕、北凉等亦置。南北朝沿置,为侍卫武职,不典兵,员额渐多,品秩渐低。南朝宋初员二十人,六品,定员之外又设殿中员外将军,后无定员; 梁一班,陈九品。南朝又置太子殿中将军、殿中员外将军,直侍东宫。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八品上。北齐员五十人,八品上,又有员外将军一百人,皆隶左、右卫府。麴氏高昌国亦置。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殿中禁兵,督守殿廷,员一人,六品。西晋置殿中将军十人,分属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朝会宴飨及乘舆外出,值侍左右;夜开宫城诸门,则执白虎幡监之。其后,南北朝沿置,掌侍卫,员数渐多,品秩渐低。参看《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下》。

猜你喜欢

  • 土地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初隶农矿部,后改属内政部。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二月二十一日修正公布的《内政部组织法》规定,掌下列事项:一、土地征收事项;二、移民殖边事项,三、水利的调查测绘及水源水

  • 同转运使

    官名。宋朝转运司置,员二人,职掌与转运使尽同。参见“转运使”。

  • 人皇王

    辽太祖子耶律倍封号。封于天显元年(926),治东丹国,统渤海故地。

  • 临安府四厢官

    官名。南宋时分临安府城外内为南北左右厢,各置厢官以听民讼,分使臣十员以缉捕盗贼。分六都监界,分差兵一百四十八铺以巡防烟火。后罢城内二厢官,惟留城外二厢官。

  • 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司改立,仍置司静江,为江南十道监司之一。

  • 司鱼

    官名。商代设置,掌为王室养殖和捕捞鱼类。见《合集》二九七零零。

  • 司金

    官署名。① 西魏、北周冬官府置,掌金属矿藏、冶炼及加工制造,长官为中大夫,有小司金下大夫、 小司金上士、 小司金中士,统锻工上士及典艹、冶工、铸工、函工、雕工等中士。② 即尚书省户部金部

  • 三都少尹

    唐代京兆、河南、太原三府少尹的合称。魏晋以后有治中。隋文帝改为司马,炀帝又改为赞治,后改为丞。唐复称治中,后避高中讳改称司马,开元初复改为少尹。三都少尹为三都府尹的副职,员额各二人,秩从四品下。《新唐

  • 移赉勃极烈

    官名。金太祖建国后设四勃极烈共掌国政,后增设移赉勃极烈,又为第三勃极烈,处理对外事务。太宗时废。官名。金置,为宗室功臣之一,其位与部长同。见《金史·百官一·序官》。

  • 右威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为右威卫长官,一员,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禁宿卫,督其属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辽朝亦置,为加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