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承宣布政使司”。官署名。明清设置,其全称为承宣布政使司。见“布政使”。
官名。唐朝陪都太原实际长官。玄宗开元十一年 (723) 置,以太原尹为之。
唐代称宰相为南司,因其在宫禁的南边;称宦官为北司,因其在宫禁的北边。南北司指宰相和宦官。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山师中士二人,下士四人,掌邦国山林与其所产物贡。北周依其制置山师中士,正二命;山师下士,正一命。属夏官府职方中大夫。
官名。辽置,为遥辇帐节度使司的主官。见“遥辇帐节度使司”。
本指饰有花纹之剑。汉制,朝服带剑。晋朝代之以木,谓之班剑。因其为虎贲所持,故晋以后成为随从侍卫之代称,且成为皇帝对功臣之恩赐,可随身进入宫殿,亦作为丧礼时的仪仗。晋朝得赐班剑者,自骠骑、车骑将军至侍中
武散官名。金始置,秩正九品上。元沿置,升秩为正八品。
官名。北宋真宗咸平三年(1000)群牧司置,以两省以上官充任,不常设。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群牧司并入太仆寺,使名遂罢。辽朝七处群牧司皆置使。金朝从四品,位在提控诸乌鲁古之下。官名。见“
见“左藏库”。官库名。宋置,属左藏,见“左藏署令丞”。
官名。见“膳部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