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明威将军

明威将军

官名。西汉末隗嚣曾置,时有明威将军王遵。西晋、南朝齐、梁、陈及北魏、北齐、北周皆置为杂号将军名号。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第十三班,大通三年(529)移入轻车将军班中; 陈五品,秩千石; 北魏六品上; 北齐六品;北周正四命。又,南朝梁、陈所置“十明将军”中亦有此号,班品较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从四品下武散官。宋初因之,改为从四品。神宗元丰五年(1082)罢武散官,唯蕃兵蕃官仍授。金朝为正五品下武散官。元朝为正四品武散官。明朝为正四品武官初授散官之号。清初沿置,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四品之封赠。乾隆二十年(1755),改昭武大夫。


杂号将军名,西汉末年隗嚣置,掌征战。《后汉书·隗嚣传》:“上将军隗嚣……明威将军王遵、云旗将军周宗等,告州牧、部监……”其后,魏晋南北朝沿置。南朝梁武帝定为武职二十四班的第十三班;陈为五品,秩千石;北魏六品上;北齐六品;北周正四品。唐高宗武德年间定为从四品下武散官。宋初因之,改为从四品。金为正五品下武散官。元改为正四品,明正四品初授为明威将军。清初沿置,为绿营正四品之封赠。见《南朝宋会要》、《魏书·官氏志》、《新唐书·百官一·兵部》、《金史·百官一·武散官》、《元史·百官七·武散官》、《明史·职官一·兵部》、《明会要·职官·勋阶》。

猜你喜欢

  • 北平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北平部、刑部北平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北平部”。

  • 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

    官名。明朝置,以直文华殿东房,负责缮写工作,初为内官职,继以中书舍人分值,后乃专选书法优良的中书舍人充任,仍从七品,无定员,专掌奉旨缮写书籍,称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简称“文华殿舍人”。官名。明置,属

  • 太史令丞

    官名。史在古代本为记事记言之官。《周礼》春官之属有太史,则掌天象、历法。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史令及丞。汉初的太史令兼有修史之责。东汉时秩六百石,掌记天时、星历、良日、时节、禁忌、瑞应、灾异诸事,有丞一人

  • 三公曹

    官署名。①汉晋尚书台诸曹之一,设尚书。详见“三公尚书”。②尚书台(省)诸郎曹之一。魏晋南北朝置。设郎(郎中)。西晋初隶三公尚书,掌断狱及宣读五季时令仪注。南朝隶吏部尚书,与比部曹同掌拟定、解释法制律令

  • 机要科

    官署名。清末学部总务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理机密文书,撰拟紧要章奏及关涉呈部事体之文件、函电,稽核京外办理学务职官功过及其任用、升黜、更调并掌检定教员等事。置员外郎二人、主事二

  • 平西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置,以马超任之。建安二十四年,群臣奉刘备为汉中王,上表于汉献帝时,马超以此职列名首位。三国魏时与平东、平南、平北将军合称四平将军。多持节都督或监某一地区的军

  • 命服

    服饰名。指帝王所赐之官服。始于周朝。周之官秩,自一命至九命,分为九等。各视其命之数,有一定之制。故将天子按诸侯、大臣爵秩品位所颁赐之制服,谓之命服。《国语·晋语四》:“君以天子之命服命重耳,敢有安志。

  • 检阅

    官名。① 明初翰林院属官。洪武十三年(1380)设,从九品。次年革。②清朝文渊阁职官。详“文渊阁检阅”。官名。宋代史官有的属官有检阅,掌点校书籍。明代翰林院、清代文渊阁也设此官。见《宋吏·职官四·国史

  • 太子典经坊

    东宫官署。北齐置,属太子典书坊。设洗马、守舍人,掌经籍。隋改太子司经局,隶门下坊。

  • 右都水长

    官名。西汉置,属右扶风,员一人,有丞,掌内史右地水利事务。官名,汉置,属右扶风,掌池沼灌溉、保护河渠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