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掌货赂下士

掌货赂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掌货赂中士佐官,正一命。

猜你喜欢

  • 校曹

    参见“典校”。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三国魏、吴皆置,掌监督刺探军政大臣,为帝王耳目,校曹,又名“校事”。《三国志·吴书·陆顗传》:“夫校事,吏民之仇也。先帝末年,虽有吕壹、钱钦,寻皆诛夷。以谢百姓,今

  • 西水氏

    共工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见“共工”。

  • 典农使者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以左常侍霍皓为劝课大夫,与典农使者朱表、典劝都尉陆充等循行州郡,核定户籍,劝课农桑。”

  • 后宫都掌治职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职准尚书左、右丞,位比尚书,员二人,四品。

  • 补试

    宋朝太学招生考试,称为补试。仁宗庆历四年 (1044),定每年一试,考论一首。神宗以后,改一年四试,考经义。南宋高宗时,改一年两试。后以应试者众,改年春季一试。孝宗初,礼部试后,各地举人可赴补试,取合

  • 百顷氐王

    王名,三国魏封氐族首领杨腾为百顷氐王。当时杨腾为氐族大帅,居仇池(甘肃西和县)有田百顷,故有此封。

  • 右平章事

    官名。渤海国官,居中台省。

  • 祠部侍郎

    官名。两晋南北朝尚书祠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置为礼部祠部司长官,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祠部郎”。

  • 廱太宰令丞

    官名。廱是右扶风所属之县,廱太宰令是设在廱县的祭祀五帝时主管熟食的官,有丞。《汉书》颜师古注引如淳说:“五畤(指密畤、上畤、下畤、畦畤、北畤,祭五帝之地)在廱,故特置太宰以下诸官。”东汉不设。

  • 巡长

    警察职名。清末置,属京师内外城巡警总厅及分厅各所,其地位次于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