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掌朝下大夫

掌朝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秋官府掌朝司长官,皇帝临朝时,典笔砚,持至御坐,由承御大夫取以进上,并掌纠察非违,肃正朝仪。下设小掌朝上士以佐其职,领掌察上士、司约中士、司盟中士、职金中士、掌璧中士、司厉中士等官属。正四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有朝士中士六人,掌外朝之法及禁令。北周秋官府置掌朝下大夫,正四命,掌朝会之法及盟约宪令,任此职者见《周书·寇隽传》:子颙“历官掌朝、布宪、典祀下大夫。”其副职为小掌朝上士,正三命。属官有掌察上士、中士、下士,司约中士、下士,司盟中士、下士,职金中士、下士,掌璧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银台司

    见“通进银台司”。官署名。宋置,掌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而督其淹缓。因该司设在银台门内,故名银台司。见《宋史·职官一·旧制通进银台司》。

  • 华林署令

    官名。即华林令。

  • 庶僚

    庶僚,也写作庶寮,犹言“众官”。《后汉书·刘恺传》:“考功量才,以序庶僚。”

  • 太子内舍人

    官名。隋代为避文帝父杨忠之讳,改太子中舍人为太子内舍人,属门下坊,地位在左庶子之下。参见“太子中舍人”。

  • 分发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之方法。京官称分衙门学习行走,外官称发省差委试用,统称分发。如新进士等分部学习行走或以知县分发差委者即是。

  • 僭称

    同僭号。参见“僭号”。

  • 绣帅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 太常寺少卿

    参见“太常少卿”。官名。北魏始置太常少卿,北齐称太常寺少卿,为太常寺的副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太常寺少卿二人,正四品上,祭祀宗庙时由其率太祝、斋郎安排香烛,整理揩拂神座与幕帐、迎送神主。举行祭礼时,与良

  • 纪善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纪善所分置,各二人,正八品,掌规谏讽谕。

  • 天后

    1、天子。天子也称天后。《宋史·真宗御制歌》:“峨峨双阙,济济明堂,诸侯执帛,天后当阳。”2、指武则天。唐高宗皇后武则天称天后。 《唐书·后妃传》,“则天皇后武氏,上元元年进号天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