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拣选

拣选

明清吏部之铨选制度。指官员出缺,于应升此缺之人中拣择最好者,带领引见候旨定夺之制。明朝拣选,三年一次。清朝定制,在京满洲、蒙古司业,太常寺、陵寝衙门读祝官、赞礼郎及鸿胪寺鸣赞等官之拣择,各省督抚奏准拣发人员之拣择,皆由吏部奏请钦派拣选大臣于上谕馆办理。会试后奉旨大挑举人,则在内阁办理。凡考试拣择由各衙门自行办理者,于办理完毕后,由吏部引见请旨,并注册于部。


(1)清代举人在会试外的入仕途径之一。清初之制,举人会试三科,准其拣选知县,就教职者不拘年分。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复定直隶与近省举人会试五科方准拣选,三科方准就教职,而远省举人仍为清初旧制。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复改为直隶近省举人三科不中者拣选知县,一科不中者就任教职,以州学正、县教谕录用。其时选班虽重正途出身,但人多缺少,举人有三十年不能得官者。至乾隆年间拣选渐成虚名,始另有“大挑”之制,参见该条。(2)清制,各省督抚若因本省人员不敷差遣,可要求于候补人员中挑选若干人地相宜者委用,亦称为拣选。

猜你喜欢

  • 史官

    掌管保藏国家典籍、记录王命、著述历史的官员。殷朝史官有作册。周朝王室有太史、内史。诸侯王国亦有国史,称南史、左史、御史等。《周礼·春官》又有大史、小史、内史、外史、御史,六官所属职官都有史。秦汉以后历

  • 供人

    女官名。北魏置。视四品。见《魏书·皇后列传》。

  • 翼军将军

    官名。十六国汉置。《晋书·石勒载记上》: “(刘聪) 署其长子(石)兴为上党国世子,加翼军将军,为骠骑副贰。”

  • 灯漏直长

    伎术官名。元置,属太史院,员额一人,掌授时之事。

  • 宣镇侍卫屯田万户府

    见“宣镇侍卫府”。

  • 提举玉牒所

    见“玉牒所”。

  • 郡金曹

    郡分职诸曹之一。汉代公府有金曹,主货币盐铁事。郡国亦置,大概不主盐铁,但主钱布。《五行大义》引《洪范五行传》说:“金曹共钱布。”又引翼奉说:“金曹主市租。”《隶释》五《巴郡太守张纳碑》有金曹掾及左右金

  • 西南面招讨司

    官署名。辽朝北面官,亦称“西南面都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府”。治丰州(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掌镇抚西京道西部。统领丰、云内、宁边、东胜、金肃等州、河清军及涅刺、乌古涅刺、涅刺越兀、梅

  • 检校司空

    官名。唐代设此官,为散官,无职事;诏除,而非正式加官。参看《文献通考·职官十八》。宋也设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 少上造

    爵名。战国秦置,为二十等爵第十五级,主上造之士。秦汉因之。爵名,为秦汉二十级爵的十五级。掌上造之士。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