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护军

护军

官名。① 军中监督官。秦朝已置。《史记·蒙恬列传》: “使者以蒙恬属吏,更置。胡亥以李斯舍人为护军。”陈胜起义后,以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张耳、陈馀为左右校尉,予卒三千人,北略赵地。刘邦曾以陈平为护军都尉、护军中尉,皆临时设置,监督诸将,调节诸部军队关系。西汉或置护军将军督领诸军,大司马、大将军及诸将军幕府常置护军都尉,监督诸部,有时也单独率部征战,简称护军。大司马府所置护军都尉哀帝时改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后1)更名护军,新莽及东汉诸将军幕府多置。东汉末曹操置关中护军,统率关中所驻诸将之兵。② 统兵武职。魏晋南北朝置。常随征伐目的,置诸杂号,如讨蜀护军、征西护军、镇蛮护军等,职如将军,而地位稍逊同号将军,资历稍浅之统帅常授此。③ 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曹操置于丞相府,掌武官选举,并与领军同掌禁军,出征时监护诸将,隶属领军。建安十二年改名中护军,资重者称护军将军,皆可简称护军。两晋南北朝沿置,职权归属略有变化。北魏初带侍臣者始加“中”字。参见“中护军”、“护军将军”。④ 魏晋南北朝诸军事要镇长官。十六国及诸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尤多。管理辖区军事民政,职掌与郡守相类。北魏初,隶大将军府,文成帝太安三年(457),皆改称太守。⑤ 隋朝十二卫属官。炀帝大业三年(607)置,卫各四员,为将军副职,正四品。寻改名虎贲郎将。⑥唐初秦王、齐王府各置左右六护军府,各有护军、副护军为正四品下、从四品下,掌率所部侍卫陪从。高祖武德九年 (626) 废。⑦ 唐德宗以后左右神策军置“护军中尉”,左右神威军置“中护军”。⑧勋官名。唐朝为十二级之第四级,比从三品。北宋沿置,徽宗政和三年(1113)罢。金朝袭唐制,从三品。元朝为十级之第四级,从二品,止用于封赠。明朝为十二级之第四级,从二品。⑨ 清朝为守卫宫禁的八旗士兵之称,置护军统领等官督率之。


1、官名。秦朝和汉朝都设护军都尉。《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护军都尉》:“护军都尉,秦官,武帝元狩四年属大司马,成帝绥和元年居大司马府比司直,哀帝元寿元年更名司寇,平帝元始元年更名护军。”汉朝还设有护军将军、护军中尉,东汉还置有中护军。《宋书·百官下·护军将军》:“陈平为护军中尉”,《汉书·李广传》:“广为骁骑将军,属护军将军。盖护军护诸将军。”

2、魏晋皆置护军将军,掌管武职选用,及中央军队。《晋书·职官·护军将军》:“魏武为相,以韩浩为护军,史奂为领军,非汉官也。建安十二年,改护军为中护军,领军为中领军,置长史、司马。魏初,因置护军将军,主武官选,隶领军,晋世则不隶也。元帝永昌元年,省护军并领军。明帝太宁二年,复置领、护,各领营兵。江左以来,领军不复别领营,总领二卫、骁骑、材官诸营,护军犹别有营也。资重者为领军、护军,资轻者为中领军、中护军。属官有长史、司马、功曹、主簿、五官,受命出征则置参军。

3、南朝宋齐梁陈置护军将军,掌外军,资历浅者为中护军。见《宋书·百官下·护军将军》。

4、梁代置护军将军,又置护军和中护军。“领军,护军,左右卫,骁骑,游骑等六将军,是为六军。又有中领中护,资轻于领、护。”见《隋书·百官上》。

5、北齐设护军府,置将军一人,掌四中关津,车驾出则护驾。“护军府,将军一人,掌四中关津。舆驾出则护驾。中护军亦同。有长史、司马、功曹、五官、主簿、录事,厘其府事。其属官,东西南北四中府皆统之。四府各中郎将一人……又领诸关尉、津尉。”见《隋书·百官中·护军府》。

6、隋朝各卫置护军,为将军之副。《隋书·百官下·十二卫》:“寻改护军为武贲郎将,正四品,而置武牙郎将六人,副焉,从四品。”

7、唐朝设护军中尉和中护军,为神策军将领,掌卫兵或内外八镇兵。见《新唐书·百官四上·左右神策军》。唐朝有上护军,视正三品,护军,视从三品,皆为勋官。见《新唐书·百官一·司勋郎中》。

8、从唐到明,有名号而无职事的勋官中,都有上护军、护军。见《宋史·职官九·勋一十二》、《金史·百官一·凡勋级》、《元史·百官七·勋一十阶》、《明史·职官一·兵部》。

9、辽代北面军官中有护军司,设护军司徒。见《辽史·百官志二·护军司》。

10、清朝护军营置护军统领,掌护军政令;参领、副参领,掌董率护军、护军校等官。见《清史稿·职官四·护军营》。

11、历代护军官员,可分为两类,一为职事官,有职掌,有官位;一为勋官,只有名号,而无职无位无所掌。

猜你喜欢

  • 使院牙职

    宋朝州府使院牙校职员总称。宋初,京城开封府及诸州府皆设使院,掌衙前具体事务。其牙职有孔目官、勾押官、左右都押衙、左右押衙、左右知客押衙、都孔目官、教练使、衙内指挥使、子城使、都知兵马使、守阙都教练使、

  • 九华

    妃嫔号。十六国后赵石勒建平元年(330)置,在贵嫔、贵人之下,位视伯,无员限。见《晋书·石勒载记下》。

  • ①官吏治事之所统称。《汉书·何并传》: “令骑奴还至寺门。”颜师古注:“诸官曹之所,通呼为寺。”②九卿治事之所的专称。《左传·隐公七年》: “发弊于公卿。”杜预注: “诣公府卿寺。”孔颖达疏: “自汉

  • 司农寺

    官署名。北齐始置,为管理仓储市易,供应宫廷粮食薪菜、百官禄廪的事务机关。设卿、少卿、丞各一员,领平准、太仓、钩盾、典农、导官、梁州水次仓、石济水次仓、籍田等署。历代沿置,掌粮食储积、仓廪管理及京朝官禄

  • 中国航空公司

    民用航空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四月十五日国民政府公布的《中国航空公司条例》规定,本公司设于南京,所掌事务为:计划发展全国商务、邮务航空事业;投资经营全国商务客货运输及邮

  • 大名府尹

    见“大名府”。官名。宋置,见“河南府尹”。

  • 郊社局

    官署名。唐朝于两京置。宋朝东京亦置,掌四郊坛壝之事,隶太常寺。仁宗嘉祐元年(1056),置郊社局令一员。官署名。隋唐有郊社署,属太常寺。宋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于太常寺置郊社局,以郊社令为主官。掌

  • 右射声倅长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射声率上士属官,正一命。

  • 扫逆将军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八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从八品上。武官名、南朝宋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八品。北魏亦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八品上。

  • 护军司徒

    官名。辽代设此官,为护军司长官。见《辽史·百官志二·护军司》。武官名。辽置,属“护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