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户部榷关委员

户部榷关委员

官名。① 亦称户关关差。清朝户部榷关之主官。康熙四年 (1665) 裁榷关监督,交地方官委员管理。继复旧制。五十三年 (1714) 后又陆续将部分榷关交地方督抚,驻防将军兼摄。或委道员,或委知府、或委知州、同知为主官,称委员。乾隆(1736—1795) 中设十四人。② 榷关监督之下亦设委员,或以笔帖式充任,或于地方佐杂官中拣充。佐理关务。

猜你喜欢

  • 门下通事令史

    官名。北魏置。掌纳奏文案。见《魏书·范绍传》。

  • 书院使

    官名。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玄宗置丽正书院,聚文学之士,或修书或侍讲,以张说为书院使主管其事。

  • 广东道

    官署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诸道之一。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设监察御史七人。南京都察院亦置,设监察御史三人。在本道之外协管刑部、应天府、在京虎贲左等八卫,及直隶延庆州、开平中屯卫。清顺治元年(1644

  • 土训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仿《周礼》土训置,北周沿置。为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下设土训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

  • 税务大臣

    官名。清置,全名为督办税务大臣,掌管关税,督率关吏。所辖有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税务司、副税务司、各关税务司等。见《清史稿·职官六·督办税务大臣》。

  • 名王

    匈奴诸王中名位尊贵者。《汉书·宣帝纪》:“匈奴单于遣名王奉献。”颜师古注: “名王者,谓有大名,以别诸小王也。”

  • 中都

    首都的通称。《史记·平淮书》:“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中都即指京师。

  • 典库仓督

    官名。北齐置,属“司农寺”,参见该条。

  • 详定副使

    官名。元置,为评定使司副主官。见“详定使司”。

  • 陕西汉中道肃政廉访司

    官署名。元朝地方监察机构,由提刑按察司改立,简称陕西道廉访司。置司凤翔,隶陕西诸道行御史台。成宗大德元年(1297)罢,三年复立于京兆,七年迁回凤翔。监治奉元、廷安、兴元、巩昌等路。参见“肃政廉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