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开封府尹

开封府尹

官名。五代以开封为京都,始置。宋初沿置,以亲王充任,从三品,为开封府行政长官。其后不置,而以权知府事领其职。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置一人,以文臣充,位在六曹尚书之下、侍郎之上。北宋亡,遂废。


官名。(1)五代除后唐外均都汴州,升汴州为开封府,置开封尹或知开封府事,执掌京师的政务。北宋亦都开封府,置牧一人,从二品;尹一人,从三品;并有左右少尹。牧、尹不常除授,尹有时选差亲王充任,太宗、真宗即位前均曾任此职。通常主持开封府政务的是权知府,以待制以上官员充任,主管京师民政、狱讼及捕除寇盗。开封府审理狱讼,小事专决,大事禀奏,定案以后,刑部或御史台无权纠察。故主持开封府政务者大都以干练著称,然亦不免有专恣之弊。属官有判官、推官四人,司录参军一人,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各一人,左右军巡使、判官各二人,左右厢公事干当官四人。(2)西夏仿宋制以兴庆府与西平府为两京,分别称为东京与西京,并以“开封府”代称兴庆府衙门,置开封府尹,以管理首都地区兴庆府事务。府属亦仿宋制,有功、仓、户、兵、法、士六曹,左右军巡使、判官,左右厢干当官等。金贞元元年(公元1153年)以宋的汴京为南京开封府,长官为开封府尹。

猜你喜欢

  • 光禄郎

    官名,即光禄勋属下之郎官。汉武帝改秦官郎中令为光禄勋,掌管宫殿门户。属官有郎、大夫、谒者,郎掌值班守卫宫殿门户,因其属光禄,故称光禄郎。《后汉书·周荣传》:“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于闺门,清厉

  • 北部主书郎

    官名。北魏置,尚书省北部尚书属官,主管北部曹文书往来,多用文学之士。外放可出任郡守,偶有任州刺史者。孝文帝太和 (477—499)改制废。

  • 四门馆

    国立学校名。唐朝国子监置,设博士、助教、直讲,掌教七品以上及侯、伯、子、男之子为生者、庶人子为俊士生者,另有典学等属员; 通四经业成,上于尚书省吏部,试登第者,加阶放选。

  • 官名。又称“驺子”。掌驾车之官。《左传·成公十八年》: “程郑为乘马御,六驺属焉,使训群驺知礼。”孔颖达疏: “驺是主驾之官也。”官名,春秋则有此官,属乘马御,掌驭。《左传·成公十八年》:“程郑为乘马

  • 尚舍监

    见“尚舍寺”。

  • 卫士令丞

    官名。西汉卫尉的属官有卫士令,统卫士。《汉书·武帝纪》记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诏卫士转置送迎常二万人,其省万人。”有三丞。东汉卫士令各冠以宫名。丞省为一人。晋置卫士令一人,宋齐梁陈无闻。北齐卫尉

  • 殿中御史

    即“殿中侍御史”。

  • 提举常平茶盐司

    官署名。宋中兴后,通置提举常平茶盐司,掌常平、义仓免役之政令等,凡官田产及坊场、河渡收入,按额拘纳;收籴储积,时其敛散以便民;根据产量高下,以平定其役。茶盐司本掌给卖钞引,通商阜财,时至所部巡察,禁止

  • 外馆监督

    官名。清朝理藩院所属外馆之主官。管理外札萨克年班来京人员所居馆舍之事。设一人,由都察院保送科道官充任,每年一更代。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隶理藩部。

  • 奉正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孙策置。《三国志·孙讨逆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策遣奉正都尉刘由、五官掾高承奉章诣许拜献方物。”官名,东汉末年孙策置,掌帅军征伐或驻守。《三国志·吴书·孙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