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度支使司

度支使司

官署名。清末东三省所属之办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置,掌主财政。各设度支使一人掌司事,下设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库官协助办事。宣统元年(1909),黑龙江省裁,其事隶民政使司兼理。


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设于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主官为度支使,秩正三品,掌管一省财政。下设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库官。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省黑龙江一人,隶民政司兼理。参见“交涉使”。

猜你喜欢

  • 南院夷离堇

    参见“南院大王”。

  • 南京草场监支纳官

    官名。金置,秩正八品,掌监草场出纳之事。

  • 内人行长

    武官名。北魏置, 掌宿卫。《资治通鉴·宋纪四》“元嘉十一年”条记北魏有“内入行长代人陈建”。胡三省注:“内入行长,魏官也, 盖选勇力之士入直禁中,行长则其部帅也。”

  • 贵官

    指皇帝、国君。王僧虔《技录》:“短歌行·仰瞻》一曲,魏氏遗令,使节朔奏乐。魏文(帝)制此辟,自抚筝和歌。歌者云:贵官弹筝。贵官,即魏文(帝)也。”

  • 中使

    皇帝宫廷中派出的使臣,多由宦官担任。《宋书·袁粲传》:“元徽元年,丁母忧。葬竟,摄令亲职,加卫将军,不受。敦逼备至,中使相望,粲终不受。”唐白居易《缭绫》:“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织。”

  • 监鹿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为监鹿详稳司养鹿小吏。

  • 知五院事

    官署名,辽朝置。辽朝五院部有“知五院事”,在朝称“北大王院”。详见“北大王院”条。见《辽史·百官志》。

  • 大理寺司直

    官名。隋初置, 大理寺司直十人,炀帝时增至十六人,掌出使推覆,若大理寺有疑案,则参议之。唐因隋旧制,置司直六人,所属有司直史二人。宋大理寺亦置司直,地位在评事之上。

  • 函工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函工中士、函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集贤院(殿)大学士

    官名。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置集贤殿大学士,地位在学士之上。四年(公元759年)罢。宋复置,由宰相兼领,元丰改制罢。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置集贤院大学士,为集贤院长官,员额三人,后定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