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常平署令丞

常平署令丞

官名。汉宣帝时耿寿昌建议于边郡筑粮仓,谷贱时用较高价钱籴入,谷贵时减价粜出,称为常平仓。后汉改为常满仓,晋又称常平仓。唐武后垂拱中,两京及地方州府均置常平署,属太府寺。常平署令一人,从七品下,掌仓粮管钥,出纳、粜籴之事。丞二人,从八品下。属官有府、史、监事、典事、掌固。

猜你喜欢

  • 尚书都兵郎

    即“都兵郎”。

  • 饩廪司

    官署名。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置上都应办所,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改为饩廪司,属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府。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诸王驸马使客饮食。

  • 提督会同馆

    官名。见“会同馆”。

  • 王会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王会司。清朝理藩院所属六司之一。掌理内扎萨克各部旗的俸禄、朝贡、赏赐之事及办理朝觐、随围等事。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设。以郎中满洲一人,蒙古二人为主官。下设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经承及

  • 都粮料使

    官名。唐朝用兵时设置,统各军粮料使。德宗建中四年 (783),河东、泽潞、河阳、朔方四节度之师同在魏州行营,以汴西水路转运使崔纵兼魏州四节度都粮料使,总管四军给养。参见“粮料使”。

  • 同转运使

    官名。宋朝转运司置,员二人,职掌与转运使尽同。参见“转运使”。

  • 前资官

    唐代官资的一种。指以前曾充任过某种职事官,因考满或其他原因停官而待选者,某一职官一般须任该职经两考以上方算“成资”、未经两考者铨选时仍按前一任官资授职。贞元四年(公元788年)规定自散秩入清望官, 得

  • 世胙

    世袭官位。《左传·襄公十四年》: “世胙大师。”

  • 右千牛卫大将军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右奉宸卫大将军置,设一员,正三品,德宗贞元二年(786) 添置上将军前,为右千牛卫长官。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皇帝受朝之日,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亲射则率属以从。宋

  • 招商局监督处

    交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交通部为监督整理招商局而设置。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二十六日公布的《招商局监督处章程》规定,其职权为关于业务方针的决定,契约的订定及废除,产业及资本的整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