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宗正

左宗正

官名。明清宗人府之副长官。分掌皇族属籍、纂修玉牒之事。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人令下。以勋戚大臣兼充,正一品。清顺治九年 (1652) 沿设,左、右各一人,位宗令下。初由亲王、郡王及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内选充,后改任贤者,然而非宗室不任。


官名,清朝宗人府属员。清朝的宗人府,掌皇族属籍,以时修辑玉牒,奠昭穆、序爵禄等事。其官有:宗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府丞等。左右宗正,佐府承掌校汉文册籍。见《清史稿·职官志一》,参看“宗人府”条。

猜你喜欢

  • 学政

    “提督学政”的简称官名。1、宋代太学的教育。《宋史·汪澥传》:“熙宁太学成,分录学政。”2、提督学政的简称。参看“提督学校”条。《清史稿·职官三·儒学》:“教授、学正、教谕,掌训迪学校生徒,课艺业

  • 侍立修注官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罗点自户部员外郎除起居舍人,请避其曾祖讳,乃改为太常少卿兼侍立修注官,行起居舍人之职。其后,起居郎、起居舍人有缺而用资浅者,则除权侍立修注官。

  • 主章吏

    官吏名,东汉置,掌刑狱文书。《后汉书·朱儁传》:“熹平二年,(太守尹)端坐讨贼许昭失利,为州所奏,罪应弃市。儁乃羸服间行,轻赍数百金到京师,赂主章吏,遂得刊定州奏,故(尹)端得输作左校。”

  • 殄夷将军

    官名。三国魏置。北魏沿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职员令定为八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变。北齐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八品。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帅军征伐。《三国志·魏书·田豫传》:“遂转豫为汝

  • 三军将佐

    武官名。春秋时晋国设置。据《左传》记载,晋于武公元年(鲁庄公十六年,公元前678年)始置一军,晋献公十六年(鲁闵公元年,公元前661年) 扩为上下二军。《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记其年“晋始作三军”,疏:

  • 比部曹郎

    官名。为魏晋与南朝尚书曹郎之一,“主法制”。见《宋书·百官志上》。

  • 副典试官

    官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设于文官高等考试典试委员会与文官普通考试典试委员会,佐助典试官掌理典试事务。

  • 录三十六曹

    即“录尚书事”。北魏前期尚书省分三十六曹,故名。《魏书·崔逞传》:“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

  • 立武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孙权置,为统兵武职。《三国志·步骘传》:“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领武射吏千人,便道南行。”官名,东汉献帝时孙权置,掌领兵征伐,为统兵将官。或兼地方长官,总揽

  • 首领

    西夏军队职称。有大首领、正首领、副首领、首领等职。多以部族酋首担任,授铜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