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小胥

小胥

官名。周朝置。掌教国子的下级乐官。《礼记·王制》: “凡入学以齿。将出学,小胥、大胥、小乐正,简不帅教者,以告于大乐正。”郑玄注: “大胥、小胥,皆乐官属也。”《周礼· 春官》有“小胥”,佐大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掌学士之征令而此之,觵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正乐悬之位,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参见“大胥”。


官名。周置,为大司乐属官,掌学士之征令,以佐大胥,并正乐悬之位。《周礼·春官·小胥》:“小胥掌学士之征令而比之,觵其不敬者。巡舞列,而挞其怠慢者。正乐县(悬)之位。”注:“比,犹校也。不敬谓慢,期不时至也。觵,罚爵也。”

猜你喜欢

  • 太乐丞

    官名。又作大乐丞。秦朝奉常属官,太乐令副贰。汉景帝中元六年 (前144) 隶太常,东汉改大予乐丞。三国魏置为九品。南朝皆置,梁为三品勋位,隶太常卿。北齐、隋唐为太常寺太乐署次官,隋朝置二员,正九品下;

  • 臣工

    西周百官统称。《诗经·周颂·臣工》: “嗟嗟臣工,敬尔在公。”毛亨传: “工,官也。”

  • 司宰寺

    官署名。即光禄寺,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光禄寺。官署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光禄寺为司宰寺,卿与少卿改称司宰寺正卿与司宰寺大夫,为正副长官。咸亨元年(公元670

  • 王府仓大使

    官名。明代王府长史司所属有仓大使一人,掌王府仓储。下设副使一人,后裁革。

  • 知北大王事

    官名,辽朝置。辽朝的官员有北南之分。北院大王,初名迭剌部夷离堇。太宗会同元年(公元938年)改夷离堇为大王,其官府也随之改称北大王院,故北大王即北院大王,分掌部族军民之政,主兵马。知北大王事为北大王之

  • 开封府推官

    官名。北宋开封府属官,员四人,掌刑狱讼诉。

  • 印铸局艺师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印铸局,始置。无定额,奏任。承局长之命办理印铸事务。

  • 群牧千户所

    官署名。明朝牧养军马的机构。设正千户、副千户、镇抚、百户等官与一般千户所同,往往不隶卫,而直属都指挥使司或行都指择使司。

  • 弼德院院长

    官名。清末弼德院长官。宣统三年(1911)设。二人,特简。掌全院事务,主持院会,签发奏咨文件。官名,清朝宣统三年置,掌参预机密,朝夕论思,并审议洪疑大政。其佐官有:副院长一人,顾问大臣三十二人。参议十

  • 家人子

    1、汉朝未有职号的宫人。《汉书·外戚传上》:“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视有秩斗食云。”注:“师古曰:家人子者,言采择良家子以入宫,未有职号,但称家人子也。斗食谓佐史也。”2、汉朝皇孙之妾。《西汉会要·帝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