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家令

家令

官名。①即“太子家令”。②即“公主家令”。③王国、侯国属官。掌国主私务三国魏置,八品。④王太妃、太子妃属官。三国魏王太妃置,九品; 晋汝南王亮太妃置; 南朝梁昭明太子妃置,因居金华宫,称金华家令。皆掌宫中庶务。


官名。1、战国时赵王置,为王家臣,掌国君家务。崔豹《古今注》:“罗敷为邑人千乘王氏妻,王氏后为赵王家令。”

2、秦汉皆置,为太子属官,掌太子食邑、仓谷、饮食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后汉书·百官四》。后世多沿置。

3、汉置,为公主家臣,掌理公主家事。见《后汉书·百官三·宗正》。

4、汉置,为太上皇家臣,掌理太上皇家事。《汉书·高帝纪下》:“上归栎阳,五日一朝太公。太公家令说太公曰:天亡(无)二日,土亡(无)二王,皇帝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上心善家令言,赐黄金五百斤。”

5、三国魏置,为王太妃、太子妃属官,九品,掌宫中庶务。其后,晋汝南王太妃、南朝梁昭明太子妃皆置。

猜你喜欢

  • 孺子

    西汉太子妻妾名号,次于妃、良娣。十六国官之妻封孺人,八、九品官之母亦可封为八品孺人、汉亦置。太子妾名,位在妃、良娣之后。《汉书·外戚传上》:“卫太子史良娣,宣帝祖母也。太子有妃,有良娣、有孺子,妻妾凡

  • 土训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土训中士佐官,正一命。

  • 守庙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守庙司长官,掌宗庙的守卫和日常清扫,下设小守庙下大夫、小守庙上士、小守庙下士等佐其职。武帝建德二年 (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

  • 官名。僧官。《隋书·百官志(中)》:“昭玄寺,掌诸佛教。置大统一人,统一人。”参见“都统”。

  • 出缺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凡内外官因升迁、调转、降革、病故、守制、休致或告假等因而离开原任官缺,以待另选他人充补之称谓。

  • 拾遗左右

    官名。北魏初置。《魏书·丘堆传》:“太宗即位,拾遗左右,稍迁散骑常侍。”

  • 麻普

    即“马步”。官名。辽置,为石烈夷离董(大部族)或石烈令稳(小部族)的副职,属北面部族官。《辽史·国语解》说:“麻普即麻都不,县官之副也。初名达刺干。”参见“石烈”。

  • 司染丞

    官名。北齐太府寺司染署次官。隋朝沿置,四员,正九品。炀帝大业三年 (607)与司织丞合并为织染丞。

  • 综察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审计处所属二科之一。宣统三年(1911)设。掌察核各军队学堂、局、厂等正杂用费、建筑购办以及军需司经理之各项用款。置科长、科员、录事。

  • 总宿卫事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宿卫司长官。亦称“典宿卫事”。官名。辽置,见“宿卫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