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家丞

家丞

官名。① 即“太子家丞”。② 即“公主家丞”。③王国、侯国属官。西汉列侯食邑千户以上置; 三国魏王国、侯国皆置,西晋侯国亦置; 南朝梁引侯食邑千战以上置。与庶子共掌国内事。④太妃属官。三国魏王太妃置,九品; 晋汝南王亮太妃、琅玡王焕太妃皆置。摄祠祭。


官名。1、秦汉皆置,为太子家令之副,佐令掌太子家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詹事》:“属官有太子率更、家令丞。”后世多沿置。

2、汉置,为列侯家臣,掌侍侯,理家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爵》:“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中兴以后,食邑千户以上置家丞,庶子各一人,不满千户者只置庶子,不置家丞。见《后汉书·百官五·列侯》。

3、汉置,为公主家令之佐,掌佐令理公主家事。《后汉书·百官三·宗正》:“诸公主,每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

猜你喜欢

  • 王国大行

    官名。西汉置,见“王国卫尉”。

  • 资政

    资正殿学士简称。官名。为资政殿大学士的简称,详“资政殿大学士”条。

  • 太子右典戎卫

    即太子右卫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右卫率府。

  • 当笔

    唐朝宰相轮番执政事笔,主持政务,肃宗时每人十日,德宗时每日一人。后以轮值主政称当笔。

  • 御前作

    明代宦官衙门司礼监的附属机关。专管营造龙床、龙桌、箱柜之类。设掌作官一人,散官十余人,由司礼监监工年老资深者挨转。

  • 书库官

    吏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秘书省置,掌四库藏书。流外官名。宋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及史馆,主管书库。

  • 帅甸

    官名。春秋时宋国置。一说为公邑大夫,一说为甸师,一说为帅甸役徒卒之官。《左传·文公十六年》: “宋昭公将田孟诸,未至,夫人王姬使帅甸攻而杀之。”杨伯峻注: “帅甸为官名,有三解。孔(颖达)疏云: ‘《

  • 司内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内宰下大夫二人,为宫中事务之长,总理王宫之内务。所属有上士四人,中上八人,北周依《周礼》之制于天官府置司内,但降其命品,有司内上士,正三命,司内中士,正二命。属官有内小臣奄中士

  • 客省副使

    官名。唐代宗时始置,为客省副长官。五代沿置。宋初用为横行武官阶,不领本职。太祖乾德二年(964)定为视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始为职事官,员二人,从七品,佐客省使掌契丹、高丽国信使见

  • 内府供用库

    官署名。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 始置,为内府诸库之一。初设大使一人,左、右副使各一人,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总理、管理、掌司、写字、监工无定员。掌宫内及山陵等处内官食米及御用黄蜡、白蜡、沉香等。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