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宫市使

宫市使

使职名。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杨剑(国忠)已充此任,德宗贞元(785—804)末以宦官为之,主持宫市。托名为宫中购物,实于京城市肆,强买人间。《唐会要》卷八六《市》:德宗时“屡有中官于京城市肆,强买人间。率用直百钱物买人数千钱物,仍索脚价及进奉门户,谓之宫市。”“名为宫市,其实夺之。”顺宗永贞元年(805)罢。其后仍有宫市,未见置使。


官名。唐置,玄宗时杨国忠所领四十余使,其中有宫市使。德宗时宫市使由宦官充任,掌按照时价到民市采购宫中所需之物。贞元末,宦官到民市强行采买,付价甚少,或竟不付价,是当时一大弊政。白居易《长庆集》中《新乐府·卖炭翁》题序称“苦宫市也”,即指此事。

猜你喜欢

  • 海军次长

    官名。为南京临时政府与北洋政府海军部的副长官。见“海军部”。

  • 典鼓

    官名。唐朝司天台置,与典钟共三百五十员,掌报更点,更以击鼓为节,点以击钟为节; 太子率更寺亦置,十二员。辽朝司天监沿置。内职掌名。唐置,属司天台,掌击漏鼓,与典钟合置三百五十人。太子率更寺亦置十二人。

  • ① 选官方式之一。相传起源于上古禅让之时。《尚书·舜典》:“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孔颖达疏: 试,“试以治民之难事”。后世用为选官之法。《诗经·小雅·大东》:“私人之子,百僚是试

  • 司宾寺少卿

    官名。见“司宾寺”。

  • 典诏命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见 “朝上典官”。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缮写诏旨,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 总明馆学士

    即“总明学士”。《梁书·儒林·何佟之传》: “起家扬州从事,仍为总明馆学士。”参见“总明观”。

  • 东曹参军

    官名。见“公府东曹”。

  • 司会上士、中士、旅下士

    官名。见“司会中大夫”。

  • 镇将

    官名。北魏置,镇的长官。在不设州郡的地区,如西边、北边诸镇,兼统军民; 在设州郡的内地,主要掌军政,但兼任驻在州刺史时,亦兼理民政。北魏前期多以宗室或鲜卑勋贵为之,多兼刺史,并持节、都督邻近州镇,地位

  • 同判太史局事

    官名。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为太史局次官,造五官正以上艺业优秀资考较深者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