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臣下向君王进言或上书,也是一种公文程式,即奏本。清朝根据官员言事内容及章疏形式不同,又有奏片、奏书、奏本、奏折、奏帖、奏疏等名称。详各条。


臣向君进言上书贡献财物称“”。《史记·萧相国世家》:“主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后汉书·胡广传》:“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牋奏。”注:“《汉杂事》曰: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猜你喜欢

  • 东观令

    官名。三国吴置,有丞掌校定宫廷藏书及修史。见《三国志·周鲂传》、《华覈传》。官名,汉置,掌著书、校书藏书等事。东汉于洛阳南宫置“东观”,以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

  • 殿中列将

    官名。三国吴置,亦称殿上列将。是皇帝左右亲近之职。见《三国志·孙皓传》、《陆凯传》。官名,也称殿上列将。三国吴置,为皇帝的左右亲信之职。《三国志·吴书·孙皓传》:“殿中列将何定曰:‘少府李勖枉杀冯斐。

  • 推直

    即“推直官”。

  • 同判太常礼院事

    见“同知太常礼院事”。

  • 防主

    官名。西魏、北周置,为防的主将,管理所辖区域的军政事务。多以刺史、郡守或都督数州及数防诸军事兼领此职,下设长史。江陵曾设副防主,余防不详。隋炀帝大业三年(607)亦置,掌同诸镇。官名。南北朝时设此官。

  • 六夷左都督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晋书·姚弋仲载记》:“(石虎) 启 (石) 勒以戈仲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

  • 中军司马

    官名。又称“元司马”。春秋时晋国置。晋国军制上、中、下三军皆设司马。中军司马隶属于中军尉,掌执军法。大夫爵。《左传·襄公三年》:“晋侯之弟扬干乱行于曲梁,魏绛戮其仆。”杨伯峻注:“其仆,为扬干驾车者也

  • 锁宿

    宋朝贡举考试中防止考官作弊的一项措施。太宗淳化三年(992) 省试,命翰林学士承旨苏易简等权知贡举,命下即锁宿尚书省不得回私第,以防亲友请托。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令省试、解试考官锁宿。此后,

  • 文籍院少监

    官名。渤海国官,文籍院次官。

  • 县令佐兼管勾漕河事

    官名。金置,见“府州长贰兼提控漕河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