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史院

太史院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五年 (1278) 置,有太史令等官七员,掌天文历数之事; 武宗至大元年(1308) 升令从二品,设官十员;仁宗延祐三年(1316)升令正二品,设官十五员; 后定置院使五员,正二品,并置同知二员、佥院二员、同佥二员、院判二员、经历一员、都事一员、管勾一员、令史三员、译史一员、知印二员、通事一员、宣使二员、典吏二员。其属官有春官正兼夏官正、秋官正兼冬官正、中官正各一员,保章正五员、掌历二员、腹里印历管勾一员、各省司历十二员、印历管勾二员、灵台郎一员、监候六员、副监候六员、星历生四十四员、挈壶正一员、司辰郎二员、灯漏直长一员、教授一员、学正一员、校书郎二员。朱元璋吴元年 (1367) 改太史监为院,院使正三品,同知正四品,院判正五品,另有五官正、典簿、雨旸司、时叙郎、纪候郎、灵台郎、保章正、副、掌历、管勾等属官; 明洪武元年(1368) 改名司天监。


官署名。元置,掌天文历数之事。其官有院使、同知、佥院、同佥、院判等。见《元史·百官四·太史院》。

猜你喜欢

  • 县田曹

    县分职诸曹之一。汉始置,《洪范五行传》说:“田曹共畜养。”其职掌在于劝农。北齐于京县置田曹掾,紧接在户曹之后,而外县不设田曹,似京县田曹为分户曹之职,专司田宅之事。

  • 北部给事中

    官名。北魏置,为内廷派驻北部曹的官员,负责监察北部曹事务以及巡视北边州郡。地位较北部给事为高。《魏书·杨播传》:“ (播) 擢为中散,累迁给事,领中起部曹。”“进北部给事中,诏播巡行北边,高祖亲送及户

  • 发抄

    文书制度。亦作“发钞”。清制,明发谕旨和经皇帝批阅应交在京衙门知道或办理的奏折,下内阁后由满票签处传知有关衙门抄回执行。此外,经皇帝批示过的题本由红本处交六科传抄。

  • 崇玄署丞

    官名。即崇玄丞。

  • 上京内客省司

    官署名。辽置,以上京内客省使、副使为正副主官,属南面京官。开泰末,耶律蒲奴为上京内客省副使。参见“客省使”。

  • 三军

    周朝制度诸侯大国可建上、中、下军,合称三军。各设将、佐为正副长官。下辖各军大夫、尉、司马等。魏晋时期诸王国亦建三军,设上军将军、中军将军、下军将军分领之。(1)春秋时列国车兵多设有上中下三军,约有战车

  • 大使臣

    官名统称。北宋初以皇城、翰林 (茶酒)、尚食、御厨、军器库、仪鸾、弓箭库、衣库、东绫锦院、西绫锦院、东八作、西八作、牛羊、香药库、榷易、毡毯、鞍辔库、酒坊、法酒库、翰林医官、宫苑、左骐骥、右骐骥、内藏

  • 县都纲

    僧官名。元置,见“都纲”。

  • 炎帝

    炎帝部落的首领称号,我国传说中的氏族和部落,最早的是炎帝,号神农氏,活动于渭河的支流姜水,从渭河流域到黄河中流,是古代羌人活动的地方,炎帝可能就是他们氏族部落的宗神。炎帝部落是一个从事农业的部落,他的

  • 学录考试

    清代选拔学录的考试。见“学正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