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右少卿
官名。明朝大理寺置,一人,正四品。详见“大理寺左少卿”条。
官名。明朝大理寺置,一人,正四品。详见“大理寺左少卿”条。
战国至秦汉。以粮食作为官吏俸禄的制度。战国时官僚制度形成,不再用封邑作为官禄,而采用谷石禄制,以便于官僚的任用和罢免。其时各国奉禄的计量单位不一,卫国以“盆”计,有千盆、五百盆等级(见《墨子·贵义篇》
铁路职名。北洋政府置,属各铁路管理局,为警务、工务、事务、机务各总段的主管。
官名。渤海国官,文籍院长官。
官名。宋朝州一级行政长官,以京朝官及閤门祗候以上武臣充任,职掌与知州略同。
官名。宋朝枢密院编修司置,掌编修《经武要略》、删定诸房例册。正八品。
明清两代对会试的别称。因其试期在举行乡试的次年春天,故有此称。
西夏封号。属上品官,与俱足封号同一等级。
官名。见“司仆寺”。
参见“经略司”。
官名。又称宣课使、税课使。元朝置。太宗二年(1230)在所辖十路内设征收课税所,选择士人任征收课税使为长官,燕京路陈时可,宣德路刘中,西京路周立和,太原路吕振,平阳路杨简,真定路王晋,东平路张瑜,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