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司徒卿

大司徒卿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长官,亦省称大司徒,员一人,掌民户、土地、赋役、教育、仓廪、关市及山泽渔猎等方面的事务。正七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地官府”。


官名。北周依《周礼》之制设置,为地官府的长官。《周礼》大司徒的职任是掌理天下土地舆图与记载民人数目的户籍,辅佐王安定天下,根据天下土地舆图,详知九州的地域与面积,辨别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等不同名称的地方所产生的物品,知道天下各国与畿内大小都邑、三等采地的数目,建造畿界种有树木的壕沟土墙。筑立社稷的坛壝,各用其田野土质所适宜的树木作为田神所凭依的大树,就以那树木的名字称呼“社”与“”。按照不同地方民人的生活习惯,施行不同的教育。辨别五种土地所产生之物与九种不同土质,制订天下的地税,鼓励民人努力从事各种职业,执行王颁布的政令。每年年终,命令所属官员整理工作的资料,呈报政绩。北周大司徒卿员额一人,正七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孝闵帝纪》: “元年(公元557年)春正月辛丑,以大司徒赵郡公李弼为太师。”

猜你喜欢

  • 中台省

    官署名。渤海国置,三省之一,有右相、右平章事、内史、诏诰舍人等官。辽太祖天显元年(926)灭渤海国后置为辽东丹国官署,有左大相、右大相、左次相、右次相等官,掌政务。

  • 营把总

    见“把总”②。

  • 赐弓矢

    君主授予臣下权力的方式之一。弓矢是作战的工具,先秦时,王赐予臣下弓箭, 象征王授予专征伐的权力,西周春秋时已形成制度。如《左传·僖二十八年》说:“周王赐晋文侯彤弓一,彤矢百,旅弓矢千,而命其敬服王命,

  • 州阴阳学典术

    医学教官名。明清置,秩未入流,见“阴阳学”。

  • 对移

    即“对换”。宋代官员注授差遣的方法之一。即“对换”,见该条。

  • 京兆贼捕掾

    官名。汉代置,属京兆尹。《汉书·张敞传》记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颜师古注:“贼捕掾,主捕贼者也。絮,姓也。”

  • 盛京银库

    官署名。清朝盛京户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顺治十五年 (1658) 置。设掌关防郎中一人,副关防一人,司库二人,笔帖式若干人,皆为满员。为经会司掌管银钱之收藏。

  • 上百户所

    官署名。元朝军府等级。秩从六品,统军七十人以上,置百户二员。

  • 东京小吏部上士

    官名。北周静帝大象元年 (579)置。东京夏官府吏部次官,佐吏部下大夫掌东京六府官员选举。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罢。官名。北周置,见“东京吏部下大夫”。

  • 左游击倅长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游击率上士属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