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圣库

圣库

官库名。太平天国从金田团营开始,即在起义军内部成员中实行一种人无私财,一切归公,生活所需全部取给于圣库的制度。其制规定,凡军中全体人员,须将各自的财产交给圣库,战争中缴获的金银财物一律归公;而每人的生活供给则由圣库按规定发给。从天王以至士兵,都不领俸钱,米、盐、油等都有定量,官兵的待遇只有肉食配给和服饰的不同,其他方面一律平等。定都天京以后,在天京居民中也实行圣库制度,一度完全废除私有财产,居民的财物一概收归圣库,生活必需品由圣库按规定供给,置总管全国财富的“天朝圣库”,设总圣库、总圣库协理等官专司其事。太平天国前期纪律严明,圣库制度执行的情况较好。但是圣库财物对天王、诸王和高级官员并没有限制,这首先破坏了圣库的平等原则,逐渐地他们滋长了封建特权思想,享受无度,都取给于圣库,给圣库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后期诸王与高级将领都蓄积私财,财物缴公制度也已破坏,忠贞如李秀成,当癸亥十三年(公元1863年)天王和朝臣迫其助军饷十万两,他也缴出了七万两;贤良如洪仁玕,家中亦藏元宝若干。杨韦事变以后,各地统兵诸王和将领各自为政,他们所辖地区的圣库与天朝总圣库已不是直辖统属关系,逐渐蜕变为诸王或将领的私库,圣库制度遂不能维持。

猜你喜欢

  • 直隶巡查御史

    专差御史名。清雍正间置, 顺天、永平、宣化二人, 保定、正定、河间二人,顺德、广平、大名二人。后省。

  • 牙吏

    官署中的杂差官吏。《宋史·田敏传》:“田敏,字子俊,本易州牙吏。”

  • 华林都将

    官名。北魏置。见《魏书·恩幸·郑俨传》。参见“华林园令”。

  • 军大夫

    武官名。春秋时晋国上中下三军在将、佐之下各设大夫。《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文公以郤缺为下军大夫。”晋置军大夫始见于此。

  • 同知贡举

    官名。宋朝礼部试置, 佐知贡举主持考试。皆临时差官,以防事先请托。官名。宋置,为权知贡举的副职,见“知贡举”。

  • 司门郎官

    司门郎中、员外郎通称。

  • 抚军长

    官名。1916年,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西南护国军在广东组织军务院,推唐继尧为抚军长,总理院务。因唐继尧在云南,便以抚军副长岑春煊代行抚军长职权。民国五年(公元1916)设置,见“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

  • 游徼军将

    官名。北魏置,为追捕寇盗而设。《魏书·张赦提传》: “赦提应募求捕逐,乃以赦提为游徼军将,前后禽获,杀之略尽。”

  • 户部交阯司

    官署名。即“户部交阯清吏司”。

  • 大执法

    官名。十六国后赵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石勒)加张宾大执法,专总朝政,位冠僚首。”实际地位相当于尚书令、仆射,总揽朝政。曾主持清定士族品第及官员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