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务总理

国务总理

官名。民国初年置国务院,设国务总理,协助大总统处理政务,担任国务会议议长,对外代表国务院,副署大总统一切命令。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国务院的首长。《临时约法》时期政府实行内阁制,国务总理是实际的行政首长,在国务员中居于领袖的地位。习惯上由大总统提名,经国会同意后任命。国务总理负实际政治责任,副署大总统的命令,除关系各部全体的由全体国务员副署外,其余国务员均只就与其部务有关的部分行使副署权;国务总理则无论关系一部、几部或全体,以及仅是关系总理本身的,均须副署。国务总理担任国务会议的主席;遇有事故时,得报请大总统,由其他国务员代理。为了保持行政的统一,国务总理对于各部总长的命令或处分认为有碍时,得先中止,再行取决于国务会议。国务总理依其职权或特别委任,得发布院令,就所管事务,得对地方长官发布训令和指令。“新约法”时期不设国务总理,在总统府政事堂设国务卿,襄助大总统处理政务。临时执政府后期和军政府时期虽设国务总理,但也都是襄助临时执政和陆海军大元帅处理政务,其地位与“新约法”时期的国务卿差不多。

猜你喜欢

  • 土训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土训中士佐官,正一命。

  • 盛京礼部右司

    官署名。清朝盛京礼部办事机构。顺治十五年 (1658)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皆为满员。掌理供应各陵祭物,管理僧道养赡,并供给过往官吏饭食。光绪三十一年 (1905) 裁。

  • 右监门卫将军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右监门府将军为之,置二员,从三品,协掌宫城诸门禁卫及门籍,判出。宋朝置为环卫官,无职掌,无定员、多以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典或武官责降官。神宗元丰(1078—1085)

  • 年俸

    按年支付的薪俸。北洋政府规定副总统的薪俸按年支给称为年俸,是民国时期薪俸支付的特殊方式。参见“薪给制”。

  • 唐努乌梁海理事官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库伦理事官”。

  • 左藏丞

    官名。北齐置为太府寺左藏署次官。隋朝沿置,四员,正九品。唐朝置五员,从八品下。北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金朝改左藏库副使,隶太府监。

  • 艺文少监

    官名。元于艺文监置少监同检校书籍事二人,从四品,为艺文监的副长官。

  • 司珍

    ① 官署名。原为尚书省全部,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此称,郎中更名司珍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称。② 官名。唐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正六品,属尚功局,掌珍宝钱货。宋、金、明悉

  • 胥人

    小官吏名,《史记·李斯列传》:“胥人者,去其几也。”注:“《索引》:胥人犹胥吏,小人也。”

  • 右仆射

    ①即“尚书右仆射”。②即“行台省尚书右仆射”。参见“行台尚书仆射”。官名,汉置,俸比六百石,掌虎贲郎习射。虎贲郎包括:虎贲中郎、虎贲侍郎、虎贲郎中、节从虎贲,皆掌宿卫侍从,均无定员。见《后汉书·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