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员外官

员外官

正式编制外添置之官。魏晋南北朝或置,初无员额,后亦定员。多用以安置退免臣僚,无实际职事。唐高宗永徽五年(654)亦置,中宗神龙(705—707)以后大增,玄宗开元二年(714)悉罢,唯皇亲及有战功者特行录用,后贬谪官员或以员外官处之; 称员外置同正员者,与正员官享有同样俸禄。

猜你喜欢

  • 宝源局

    官署名。明清工部所属之铸钱机构。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于应天初设。明洪武十三年(1380)隶工部。嘉靖(1522—1566)中以京师城东石大人胡同为鼓铸公署,以虞衡司员外郎领其事。下设局大使

  • 第二清

    官制术语。参见“第一清”。

  • 修华

    内官名。皇帝嫔妃。西晋武帝定内官,置为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省,明帝泰始元年(456)复置,三年列位九嫔。南齐、梁沿置,陈亦置为九嫔之一。隋炀帝置为九嫔第六,正二品。女官名

  • 典服

    ① 官名。唐朝太子左春坊内直局置,员十二至三十人。掌服饰伞扇。②官署名。明朝东宫典服局及王府典服所简称。杂任职名。唐于左春坊内直局置,员额十二人,掌东宫衣服。

  • 太医局使

    官名。辽置,见“太医局”。

  • 东宫常侍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502—519)初置,由散骑常侍担任。

  • 白麻

    官府文书名。唐朝拜免将相、号令征伐,宋朝立后妃、太子,拜免三公、宰相,以及大赦、德音,或宣布重大战事等制书,用白麻纸书写,故称白麻。

  • 中书后省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改中书外省置。参见“中书门下后省”。

  • 太医院使

    官名。金元明清均为太医院的副长官,秩从五品,员额一人,地位在太医院提点之下;元明为太医院的长官。元代秩正二品,员额十二人;明秩正五品,员额一人,清为太医院的副长官,地位在管理太医院事王大臣之下,其品秩

  • 园丞

    官名。西汉属太常,掌守陵园,东汉沿置,员一人,秩三百石。南朝宋华林园丞亦省称园丞。唐朝太子家令寺典仓署掌九谷、庶羞及园圃种植之事,亦置园丞二人。1、官名,为陵园丞的省称,为陵园令之副,属太常。《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