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试
宋朝选举官员考试方式之一。大小使臣、校尉,每半年一赴殿前司或马军司,考试弓马及七书义,称为呈试。合格者赴兵部铨量读法,注授武职差遣。
宋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凡大小使臣、校尉,每半年一次赴殿前司或侍卫马军司考试弓马及七书义,称为呈试,合格者由兵部注授武职差遣。
宋朝选举官员考试方式之一。大小使臣、校尉,每半年一赴殿前司或马军司,考试弓马及七书义,称为呈试。合格者赴兵部铨量读法,注授武职差遣。
宋代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凡大小使臣、校尉,每半年一次赴殿前司或侍卫马军司考试弓马及七书义,称为呈试,合格者由兵部注授武职差遣。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放牧六牲,以供祭祀。《周礼·地官》:“牧人,下士六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六十人”,“掌牧六牲而阜蕃其物,以供祭祀之牲牷”,“凡祭祀,共其牺牲,以授充人系之; 凡
仓曹史的别称。汉朝郡县皆置仓曹史,掌谷物。参看“仓曹史”条。
即“哈思呼额尔吉阿里费拜察喇按班”。
西夏职官封号。授与上品官,与大国王同级,称为文武法竟孝种口恭敬东南姓关上柱天。
道官。明朝置,一人,掌太和山(即今湖北、陕西两省边境的武当山)道教事务,由道士担任。
官名。清末度支部派驻各省清理财政局官员。宣统元年(1909)各省设清理财政局,始置。每省一人,度支部遴员奏派(共派二十四人),任期二年。掌佐正监理官稽查督催该局一切应办事宜。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为丞相府重要僚属,员 一人,参议军国大事。三国吴亦置,地位较高,不属丞相府,多由左大司马兼任。官名,掌参议军国大事。三国魏置,为丞相府属吏,员一人。吴也置
官署名。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设异样纹绣局,至元十四年(1277)改提举司,秩从五品,隶异样局总管府。置提举、同提、举副提举各一员。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司内上士内小臣奄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