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险

司险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九州版图,设置山川险阻以守禁。《周礼·夏官》:“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国有故,则藩塞阻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达之”。


官名。周置,掌全国地图和通山川险阻之路,国家有事,则设路障,帅属守卫,禁止通行,只许有国家证件的人通过等。《周礼·夏官·司险》:“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树之林以为阻固,皆有守禁,而达其道路。国有故,则藩塞道路,而止行者,以其属守之,唯有节者达之。”

猜你喜欢

  • 水利局

    官署名。民国初,中央设水利局,各地方设分局,掌管水利、沿岸垦辟及河道疏浚等事。

  • 游徼狱吏

    官名合称,即游徼和狱吏。游徼掌巡逻,禁捕奸人盗贼;狱吏掌管拘押扣留审问犯人等。《汉书·赵广汉传》:“广汉奏请,令长安游徼狱吏秩百石,其后百石吏皆差自重,不敢枉法妄系留人。”

  • 牸羊都尉

    官名。北齐置。 从九品上。 参见“牸羊局”。

  • 十光将军

    光烈、光明、光英、光远、光胜、光锐、光命、光勇、光戎、光野等十号将军的合称。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四班。陈改定为拟六品,比秩千石。十位带“光”字的杂号将军名的合称,南北

  • 稍正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部民部中大夫稍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 同知南院宣徽事

    官名。辽朝北面官,宣徽南院官员。在南院宣徽副使下。官名。辽代宣徽南院设此官,为该院副贰长官,协助南院宣徽使共掌南院御前祗应之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宣徽南院》。

  • 审刑司左详议

    官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审刑司置,左、右各三人,正七品。佐左、右审刑掌其事。十九年审刑司并其官属俱罢。

  • 后军都督

    官名。北魏末北海王元颢置。统领后军事务。《魏书·孝庄帝纪》:“行台崔孝芬、大都督刁宣破元颢后军都督侯暄于梁国,斩之,擒其卒三千人。”

  • 内大将军

    官名。北魏置。《魏书·昭成子孙列传》:“(拓跋纂)后悔过修谨,拜内大将军。”

  • 甘边宁海镇守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青海办事长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