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成中大夫、下大夫

司成中大夫、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司成中大夫,正五命;司成下大夫,正四命。职掌国史,府属不明。北周任司成中大夫者见《隋书·张煚传》:“父羡,入为司成中大夫,典国史。”任司成下大夫者,见《北齐书·源彪传》:“周武平齐,入京,授仪同大将军、司成下大夫。”

猜你喜欢

  • 右将

    官名,汉代西域诸国多设此官,为高级将领,掌帅军作战。《汉书·西域传·温宿国》:“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都尉、左右骑君、译长各二人。”

  • 主将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金田起义之始即设。永安封王前,设五军主将。永安封王后,仅石达开留主将衔。石达开出走,改称通军主将。天历戊午八年(1858)重设五军主将,次年重新封王。是职仅在王爵之下。天历庚申

  • 甘泉仓长

    官名,汉置,为甘泉仓长官,掌管甘泉仓。《汉书·张敞传》:“敞本以乡有秩补大守卒史,察廉为甘泉仓长,稍迁太仆丞。”

  • 左奉裕卫

    官署名。即太子左内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内率府。

  • 建武校尉

    官名。三国吴孙权赤乌 (238—251) 中置。领兵。《三国志·陆逊传》: “逊卒时,(陆抗)年二十,拜建武校尉,领逊众五千人。”官官,三国吴置,掌领兵征伐与驻守。《三国志·吴书·陆抗传》:“抗字幼节

  • 固山达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协领”。

  • 十二常侍

    指汉灵帝时十二位祸国殃民万人恨的十二位常侍。《后汉书·宦者列传·张讓传》:“灵帝时,讓、忠并迁中常侍,封列侯,与曹节、王甫等相为表里……是时讓、忠及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

  • 朝内拯危急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急救受伤官兵。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将军。

  • 进拟案

    官署名。宋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置,属刑部,掌进断案刑名文书。南宋因之。

  • 合台

    官场用语。宋朝御史台自御史中丞至御史每人各上一奏章,以言某官之罪,称合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