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会

司会

①官名。周朝置。掌国家财政计划之长官。《礼记·王制》: “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郑玄注:“司会,冢宰之属,掌计要者。成计要也。质,平也,平其计要。”《周礼·天官》有司会,冢宰属官,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六人。郑玄注: “会,大计也。司会主天下之大计,计官之长。” 其职“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贡之法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武之法均节邦之财用。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②官署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置,属天官府。北周沿置。以司会中大夫为长官,下设司会上士、司会中士、司会旅下士、司书中士等官属。管理全国财政。又,北周先后于同州、并州、相州三处亦置司会,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废。③西魏、北周司会中大夫简称。


官名。周置,掌财政经济等。《周礼·天官·司会:“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贡之法,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式之法,均节邦之财用;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郡吏之治,而所其会计。”

猜你喜欢

  • 道民君

    官名。西域车师后王国置,员一人,佩汉印绶。见《汉书·西域传》。官名,西汉时西域车师后国置,为低级官吏,位在都尉下。《汉书·西域传·车师后国》:“击胡侯、左右将、左右都尉、道民君、译长各一人。”

  • 虞部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虞部司长官,员一人,掌山泽草木鸟兽等事务。下设小虞部上士以佐其职,领山虞中士、泽虞中士、林衡中士、川衡中士、掌禽中士、掌囿中士、掌圃中士、掌炭中士,掌

  • 侦测科

    官署名。清末海军部军学司所属五科之一。原属筹办海军事务处军防司,宣统二年(1910),随司改属海军部。三年,军防司撤,并入军学司。掌测绘沿江、沿海水道及航道,经管沿海、沿江航标,管理测海练船、测海库之

  • 中都虎贲司

    官署名。元朝侍卫亲军机构。设于武宗至大元年(1308),置司于旺兀察都 (今河北张北县北),掌修建中都等务。四年,罢。

  • 讼庭

    即今之法庭。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讼庭垂桃李,宾馆罗轩盖。”

  • 城大

    参见“城郎”。

  • 外汇管理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原来直属于行政院,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冬改隶财政部,并与原隶财政部,与英美合组的平准基金委员会合并组织而成,其职掌在于管理核发政府所有的外汇。

  • 牧伯

    “州牧”别称。州郡长官的别称。《汉书·朱博传》:“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三国志·蜀书·刘焉传》:“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

  • 京卿

    见“京堂”。

  • 昭文将军

    官名。三国蜀置。《三国志·伊籍传》,“(伊籍)后迁昭文将军,与诸葛亮、法正、列巴、李严共造蜀科,蜀科之制,由此五人焉。”杂号将军名,三国蜀置,掌帅军征伐。《三国志·蜀书·伊籍传》:“益州既定,以籍为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