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右相

右相

官名。相传商汤、周成王皆置左、右相。春秋齐景公置左、右相辅佐国政,以右相为首相。《史记·齐世家》: “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周赧王六年(前309),秦置丞相,以樗里疾为右相,甘茂为左相。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建义元年(385)亦置左、右相,以右相为次相。唐高宗龙朔二年(662)至咸亨元年(670)改中书省为西台,以长官中书令为右相。武则天光宅元年(684)至中宗神龙元年(705)改尚书省为文昌台,以尚书右仆射为文昌右相。玄宗天宝元年(742)至肃宗至德二载(757)称中书令为右相。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改尚书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简称左、右相。明洪武三年(1370)于诸王府设左、右相各一人,正二品。左相多由勋臣充任,右相多以文臣充任。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其事,而总其庶务。


官名。相为百官之长,佐国君理万机。有只置相的,也有左相、右相并置的。春秋时齐国就左右相并置。《史记·齐太公世家》:“景公立,以崔杼为右相,庆封为左相。”《新唐书·玄宗纪》天宝元年:“改侍中为左相,中书令为右相”。

猜你喜欢

  • 司州

    掌统近畿诸郡的政区名。西汉置司隶校尉,察举京师官民及附近各郡一切犯法者,自东汉开始,渐变为京畿的督察官,统河东河南、河内、右扶风、左冯翊、京兆、弘农七郡。三国魏建都洛阳,以三河、弘农为司隶校尉所部,号

  • 把司

    官名。明永乐二十二年 (1424) 于京营三大营下设。为诸营基层带兵军官。详见“把总”。

  • 銮仪卫右所

    官署名。清朝銮仪卫所属六所之一。顺治十一年 (1654) 设。掌伞盖、刀戟及弓矢。置掌印冠军使、掌所事云麾使等官,下设擎盖、弓矢二司。

  • 绥西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为四绥将军之一,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班,拟四平将军; 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仍拟四平将军。

  • 省洋务局

    官署名。或称交涉局。清末置于各省,掌与外国领事交涉事件。

  • 海政局

    海关组成部分之一。即海事部,见该条。

  • 两京武库令

    官名。唐朝京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东都 (洛阳) 武库署长官,隶卫尉寺,各置一员,从六品下,掌收藏保管兵械,辨其名数,以备国用。

  • 皮剥所

    官署名。宋太祖开宝二年(969)置,掌割剥死亡马牛驴骡等牲畜,设监官二人,以三班使臣充任。后隶于群牧司。

  • 牛羊署丞

    官名。即牛羊丞。

  • 审刑司右审刑

    官名。明洪武十四年(1381)于审刑司置,一人,正六品。掌审理刑狱之事。十九年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