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三公九卿的爵位。《孟子·告子上》:“公卿大夫,此人爵也。”②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的统称。《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泛指在朝的大官。《后汉书·孝和帝纪》:“(太后诏)今
官名。见“司稼寺卿”。
官场用语。宋朝大臣、贵戚死,皇帝派宦官监护丧葬,称敕葬。
官名。东汉、三国魏、北魏置,为河南尹属官。汉秩六百石,魏七品。北魏亦称“河南郡丞”。参见该条。官名,东汉置,为河南尹之副,佐尹主京都、典兵禁,行县劝农桑、审囚徒,振救困乏等。见《后汉书·百官四·河南尹
军官名。北洋政府设置,为团的副长官,由中校或少校充任。
官名。吐蕃官,曰曩论掣逋,亦曰论莽热,置一人,任国事。
见“把总”②。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平准中士佐官,正一命。
清朝外奏事处及其奏事官之简称。
官名。一作“修行”。汉朝置,为郡府小吏。东汉河南尹员吏九百二十七人,有循行二百三十人。三国魏、晋沿置。官名,汉置,为郡县佐吏,属门下之职,位在书佐下。《汉官》曰河南尹有循行二百三十人。三国两晋皆沿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