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王府

北王府

即“北大王院”。


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北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北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一至六尚书,计三十六人。承宣,掌发号施令,有北殿左一承宣、右二承宣至左二十三承宣、右二十四承宜,计二十四人。仆射,主侍服食起居,有北殿左一仆射、右二仆射至左十五仆射、右十六仆射,共十六人。掌门,有北殿左、右掌门,计二人。指使,为牌刀手的头领,有北殿左一、右二指使,计二人。北殿大旗手,掌军中大旗,计一人。北殿参护,即牌刀手,计八百人。北殿典舆长,正副各一人。典官,掌典领各务:典北舆八百人,典北马六十人,典北乐一百人,典北彩八十人,典北锣二十四人,典北炮二十人,典北更十二人,典北牢二人,典北刑二人,典北袍二人,典北厨二人,典北水二人,典北柴二人。北王府属官总计一千九百九十一人。南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四十人,典南袍二人,附于北王府。

猜你喜欢

  • 翰林图画院

    官署名。北宋太宗雍熙元年(984)置,隶翰林院,掌绘画及塑造。设勾当官二人,以内侍充任。其属有待诏、艺学、祗候、学生等。神宗熙宁六年(1073),改隶都大提举诸司库务司。哲宗绍圣二年(1095),改称

  • 新监狱

    北洋政府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狱制设立的监狱。依照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公布的《监狱处务规则》规定,新监以典狱长为主官,下设看守长、候补看守长、教诲师、教师、医士、药剂师、技师、看守等。其

  • 济南兵马司

    即“济南兵马指挥司”。

  • 隆福宫卫候司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七月,掌控鹤士。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改为卫候直都指挥使司。

  • 御史知杂

    侍御史知杂事简称。

  • 奚官局

    官署名。隋朝内侍省置,有令、丞各二员; 炀帝大企三年(607)改为署,隶长秋监,参用士人。唐朝复为局,仍隶内侍省(监),置令、丞各二员。掌宫内奚隶、工役、宫官之品及宫人病、丧之事。另有典事、药童等。官

  • 大理寺卿

    官名。见“大理卿”。官名。秦有汉廷尉,至南朝梁陈与北魏始称廷尉卿,北齐改称大理寺卿,为大理寺的长官。历代沿置。唐制大理寺卿为从三品,明清为正三品。详见“大理寺”。

  • 廷尉从史

    官名。汉代廷尉的属官。《汉书》颜师古注:“只随官僚,不主文书。”

  • 大乐官

    官名,汉初有此官,掌乐,《汉书·礼乐志》:“汉兴,乐家有制氏,以雅乐声律世世在大乐官。”

  • 州军府

    官署名。汉代州部僚佐仅有别驾、治中及诸曹从事一系,均由长官辟除。汉末、三国时期,以地方军事频仍,刺史加将军领兵者,则加置长史、司马。魏及西晋,朝廷有时派员参赞领兵刺史的军事,然尚未成为定制,军府僚佐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