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北京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北京军政府陆海军大元帅

北洋政府时期国家元首的名称之一。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四月二十日临时执政段祺瑞被逐后,北洋政府“元首”虚位,暂以国务总理“摄行”大总统职权的形式作为过渡。这时北阀军节节胜利,吴佩孚、孙传芳相继失败,北洋军阀残余势力不得不推重距离南方较远而保存实力较多的奉系张作霖。同年十二月一日,张作霖在天津就任安国军总司令,以孙传芳和张宗昌为副司令。十六年(公元1927年)六月十八日用共同“推戴”的方式,改安国军大元帅为陆海军大元帅,成立军政府。依照同日公布《中华民国军政府组织令》的规定,大元帅总揽陆海军全权,在军事期间并代表中华民国行使统治权。军政府大元帅之下设国务院,以国务院总理与各部总长为国务员,辅佐大元帅处理政务,由大元帅任命。大元帅命令须经国务院总理副署,关系各部的并由各部总长联带副署。因为国务员实际上已成了大元帅的属吏,副署制度仅是一种形式。军政府时期除军政府之外没有任何性质的代议机关或民意机关的形式,大元帅不对任何机关负责,实际上是一种军事独裁制度。

猜你喜欢

  • 中央研究院评议会

    学术评议机关。国民党政府设置,成立于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属中央研究院。评议会的组成人员分为会员与评议员。关于会员,凡中国专家在学术上有重大贡献,或主持科学研究有重大成绩,由评议员十人提议,

  • 河渠署令

    官名。即河渠令。

  • 捧香恩例

    官制用语。宋朝外戚人仕途径之一。后妃亲属以恩例得官,称捧香恩例,简称捧香。捧香授官人为七色补官人之一,升转只能至训武郎,不得任知县、县令及监仓场等差遣。宋代外戚入仕的方式。后妃亲属以恩例得官,称为捧香

  • 临难不顾徇节宁邦科

    科举制科之一。属于贤良忠直类科目。长寿三年(公元684年)诏举,苏稷等二人及第。

  • 同知转运使

    官名。辽金置,辽制地位在转运使下;金制秩从四品,地位在转运副使(秩正五品)之上。

  • 金吾右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以燕山右护卫改为金吾右卫,掌守卫皇城西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 下辖千户所。

  • 坐办郎中

    官名。清朝户部所属职官。雍正十二年(1734),设井田科,掌核八旗土田、内府庄户及官房、官地之岁租,隶户部福建司。因选该司满郎中坐办,故名。下设郎中、员外郎、主事,无定员,由尚书酌派。

  • 公国

    政区名。三国魏在县与侯国之外,另增县王国与公国两种相当于县的政区。此种县王国和公国其受封者的地位及身份低于和郡平行的王国的王,故其封国仅相当于县一级政区,受统于郡。

  • 鼎官

    殿前武臣。《汉书·东方朔传》:“夏育为鼎官,羿为旄头,宋万为式道候。”注:“师古曰:夏育,卫人,力举千钧。鼎官,今殿前举鼎者也。”

  • 恢猛将军

    官名。北齐置,为褒赏军功勋臣的闲职,七品。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正七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