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功曹

功曹

①官署名。汉朝始设,为地方官府职事机构。职掌选举,兼参诸曹事务。其主者,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州府称治中从事,郡称功曹,县称功曹掾。南朝宋以后、北朝北魏为将军府诸曹之一,长官为参军事。隋唐王府、州,唐三都、都督府所属七曹之一。唐朝王府所属置有功曹参军事一人,参军事二人,行参军四人,典签二人,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等,只使检校。隋朝府、州、县功曹置掾史、参军事、府史、行参军等员。唐三都置功曹参军事二人、参军事六人。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丧葬等事宜。都督府亦置功曹参军事,员一人。又,唐都护府属置功曹参军事一人,参军事三人。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置天策上将府,亦设功曹,有参军事二人,掌官员假使、仪式、医药、选举、考课、禄恤、铺设等事。太宗立为太子后即省。北宋开封府亦置。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废。②官名。汉朝郡县置功曹史,省称功曹,职掌人事,并参与一郡政务。三国郡、晋不开府将军、太子二傅、特进、郡县皆置。南朝宋、齐沿之。梁、陈之列卿、皇弟皇子府、嗣王府、蕃王府置。北朝北魏凡皇子、不开府将军、太常光禄卫尉、郡,北齐九寺、郡县,北周郡亦置。职掌吏事或主选举。将军等所置,在晋位于主簿下,在梁、北魏位于主簿上,郡县所置位常在丞下五官上。凡郡功曹多用本地大族,权重,郡守常委事于功曹。品级: 梁自六班至下四班不等; 陈自七品至九品,北魏自六品至从九品。


1、官署名,汉朝始置,为地方官署的职事部门,掌选举,并兼参与诸曹事务。其长官,司隶校尉府称功曹从事,州府称治中从事,郡称功曹史,县称功曹掾。其后,梁、陈、北魏将军府置功曹,长官称参军事。隋朝王府及州置功曹。唐朝三都、王府、都督府、州皆置功曹。

2、官名,汉始置。司隶校尉属官有功曹从事,掌选署及众事。州郡的佐吏有功曹史,简称功曹,掌管考查记录功劳。《后汉书·百官五·州郡》:“功曹史,主选署功劳。”北齐后称功曹参军事,隋朝也设此官。到唐朝,东都、北都,称功曹司功参军事,掌考课、假使、祭祀、礼乐、学校、表疏、书启、禄食、祥异、医药、卜筮、陈设、表葬、官园、选举等;在王府、大都护府、上都护府、大都督府、中都督府、下都督府,则称功曹参军事,正六品上,掌文官簿书、考课、陈设等;在州,则称司功参军事;在县,则称司功。见《新唐书·百官四下》。宋朝也设此官。《宋史·职官六·开封府》:“功曹、仓曹、户曹、兵曹、法曹、士曹参军各一人,视其官曹分职莅事。”明代废。

猜你喜欢

  • 军谋宏远材任将帅科

    科学制科之一。唐代设置,属于武类科目。元和三年(公元808年)诏举,樊宗师及第,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诏举,吴思等二人及第。

  • 掌次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出行止息处所的帷幕张设等事。《周礼·天官》:“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侯八十人”,“掌王次之法,以待张事”,“凡祭祀,张其旅幕,张尸次。射则张耦次。掌

  • 河津从事

    官名。晋朝凉州刺史属官。州分职吏名。晋置,见“都水从事”。

  • 禁省

    设在禁中的官署,如少府、卫尉等。禁中,即宫廷中。因宫廷禁卫森严,故称禁中、禁内。省是官署名称。《后汉书·皇后纪·阎皇后》:“(耿)宝及其党与中常侍樊丰……永壻黄门侍郎樊严等,更相阿党,互作威福,探刺禁

  • 遂士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城四郊及六遂民众的狱讼。《周礼·秋官》: “遂士,中士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掌四郊,各掌其遂之民数而纠其戒令,听其狱讼。

  • 连和使

    唐羁縻府州临时特遣使。高祖时为安定中原,屡次派遣连和使以与边境少数民族连和。元自义宁以来五使突厥;武德二年(公元619年)遣使与吐谷浑可汗伏允连和,使击李轨;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遣

  • 中县

    县的等级之一。北魏始置,相当于汉魏南朝的次县,次于大县,高于小县。北齐中县,地位在上、下县之间。隋唐沿北齐之制,唐制以三千户以上为中县,离京五百里内及缘边之地二千户以上即为中县。宋制以千户以上为中县;

  • 都统使

    使职名。唐肃宗乾元元年(758)置,以户部尚书李峘除都统淮南、江东、江西节度、宣慰、观察、处置等使,都统之号自此始,总诸道军事。德宗建中元年(780),以汴州节度使李勉充河南汴州、宋、滑、毫、河阳等道

  • 骑使

    使职名。 唐玄宗天宝(742—756)以后骑宿卫之法渐废,安史乱起,宿卫禁兵,弱不能抗。肃宗即位,调补禁军,置使以选补,乾元二年(759)以御史大夫充骑使, 御史充判官

  • 炮队科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军学司所属七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 (1906) 设,宣统三年 (1911) 改隶军学处。掌拟炮队教育、训练、校阅之计划,审订炮队操法,核议炮队应用军械器具,考察学堂成绩。置科长、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