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厩令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龙厩令置,为太仆寺典厩署长官,置二员,增为从六品。唐朝二员,从七品下,掌饲马牛、给养杂畜。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龙厩令置,为太仆寺典厩署长官,置二员,增为从六品。唐朝二员,从七品下,掌饲马牛、给养杂畜。宋初存其名而罕除授。
官名。北魏、东魏、西魏、唐朝置。属大行台。如分曹理事,则冠以曹名,如大行台吏部尚书、大行台度支尚书等。唐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兵部、民部、工部尚书各一人,正四品。高祖武德八年 (625),废陕东道
官名。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太史局置,为伎术官阶官。
官署名。辽朝置,属北面军官,统五院部皇族之从军者。
官署名。南朝梁设,为东宫安置文学侍臣之所。参见《梁书·殷芸传》。
官署名。隋朝太府寺置,有令二员,丞四员; 炀帝大业三年 (607) 改隶少府监。唐朝改中尚方署。职掌同“中尚方署”。官署名。隋置,见“中尚署令丞”。
官名。见“遥辇乣详稳司”。
明清时科举之制,称朝考第一名为朝元,参见“朝考”。
“太子太傅”别称。
官名。宋置,见“转运使”。
官名。匈奴置。由单于子弟充任,统领部众,地位在左、右於陆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