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公车令

公车令

官名。①“公车司马令”省称。②西晋卫尉属官,东晋罢卫尉后,改隶门下省。南朝宋沿置,员一人,掌受章表。南齐置一员,隶尚书省。梁复隶门下省,位三班。陈八品、六百石。北魏为公车署长官,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 (499) 定为从八品上,掌受章奏、以理冤事。北齐为卫尉寺公车署长官,从七品,掌尚书所不理之诉讼,有枉屈,经判奏闻。隋朝沿置,一员,正八品,炀帝大业三年 (607)升为正六品。


官名,为公车司马令的省称,属卫尉,俸六百石。西汉时掌公车司马门,受天下奏章,主宫中巡逻。东汉时掌南阙门,受吏民奏章四方贡献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虞延传》:“帝望而识延,遣小黄门驰问之,即日召拜公车令。”东晋以后改公车司马令为公车令。隋有公车署,也置令。参看“公车丞”条。

猜你喜欢

  • 成都统军司

    即“西川统军司”。

  • 招讨副使

    官名。见“招讨使司”。

  • 札拦额真

    即“甲喇额真”。

  • 千总

    官名。① 明朝京营三大营之领兵官。嘉靖二十九年(1550)设。有随征千总四人,随营千总二十人。位在中军以下,把总之上。② 清朝绿营军之下级军官,即基层组织“汛”之领兵官。位在守备之下,正六品。掌巡守营

  • 总漕

    明清漕运总督的简称。见“漕运总督”。

  • 内织染局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二十八年 (1395) 始置。初设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定员。掌染造御用及宫内应用缎匹绢帛之类。外

  • 造舰总监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中将,总掌海军造舰事务。

  • 中录事参军

    官名。南朝梁、陈置为皇弟皇子府、嗣王蕃王府、庶姓公府、庶姓持节府僚属。梁自七班至三班,陈自六品至九品,随府主地位而定。梁武帝天监七年 (508) 诸督府亦增置。

  • 对读

    官名。科举考试中特设之官。又称“对读官”。宋朝置。其制,凡士子试卷需经誊录副本交考官阅读。为防止誊写错误,特设对读所,将副本与原本校订。选京朝官和选人及粗通文理之大小使臣管理校订事,称为对读官。后代亦

  • 立法院法制委员会

    国民党政府立法院所设各委员会之一。设委员长一人,委员若干人,掌审议法制方面的法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