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偏将

偏将

即副将,相对主将而言,常与裨将连称之为“偏裨”。


偏将即偏师之将。偏师为全军的一部分,以别于主力。《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汉)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则越杀王降汉。”《后汉书·光武帝纪》:“时王郎大将李育屯柏人,汉兵不知而进,前部偏将朱浮、邓禹为育所破,亡失辎重。”

猜你喜欢

  • 司金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掌冶金等事,典作农战之具。洪饴孙《三国职官表》列为四品。三国蜀亦置。见《三国志·王惰传》、《张裔传》。官名,东汉献帝年间曹操置,三国时魏蜀

  • 两使

    节度使、观察使合称。

  • 城门副

    官名。三国魏置,为门候的佐官,参见“门候”。

  • 调补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参见“调授”。

  • 公氏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公爵。《汉书·王莽传》:“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

  • 景奇尼哈番

    即“精奇尼哈番”。

  • 提举常平茶盐司

    官署名。宋中兴后,通置提举常平茶盐司,掌常平、义仓免役之政令等,凡官田产及坊场、河渡收入,按额拘纳;收籴储积,时其敛散以便民;根据产量高下,以平定其役。茶盐司本掌给卖钞引,通商阜财,时至所部巡察,禁止

  • 屯田司员外郎

    官名。即“屯田清吏司员外郎”。

  • 二卫将军

    即“左卫将军”与“右卫将军”的合称。官名合称,即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曹魏元帝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炎即位晋王后,分中卫将军为左卫将军和右卫将军,以羊琇任左卫将军,掌佽飞、虎贲、前驱、由基、强弩及

  • 纸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卉下大夫纸工中士佐官,正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