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春秋战国置,主迎送宾客,亦指军中主侦察或伺望敌情的小吏,汉朝沿称。如京师诸城门有门候。军中下级武官亦多有称候者,如东汉大将军营部下有军候、假候等,为一级指挥官。边郡所置有候官、候长。西域等诸国或有以此名官者。


官名,1、为秦汉时军中武官,掌领兵,也称军候。《汉书·陈胜项籍传》:“(项梁)使人收下县,得精兵八千人,部署豪杰为校尉、候、司马。”“章邯狐疑,阴使候始成使羽,欲约。”《后汉书·百官一》:“其领军皆有部曲。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部下有曲,曲有军候一人;比六百石……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余将军,置以征伐,无员职,亦有部曲、司马、军候以领兵。”

2、边郡武官,属郡都尉。候官有候、候吏、候长、候史、斥候、燧等。候官以候为长,掌侦察报警等事。《后汉书·郡国志五》:“张掖属国,候官、左骑、千人……右凉州刺史部,郡十二,县、道、候官九十八。”匈奴也置此官。《汉书·匈奴传上》:“孝文十四年……候骑至雍甘泉。”

3、掌迎送宾客,也称候人。《国语·周语中》:“候不在疆。”注:“候,候人,掌迎送宾客者。疆,境也。”

4、掌守护京都城门,也称门候。《后汉书·百官四》:“城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本注曰:掌洛阳城门十二所……城门每门候一人,六百石。”注:“《汉官秩》曰:平城门为宫门,不置候,置屯司马,秩千石。”

猜你喜欢

  • 司樽郎

    官名。南朝陈置,八品,秩六百石。

  • 贵州司

    官署名。即“贵州清吏司”。

  • 工部左侍郎

    官名。明清置,详见“工部侍郎”。

  • 左右春坊大学士

    官名。明置,秩均为五品,掌太子上奏请、下启笺及讲读之事。实为翰林官迁转之阶。景泰间倪谦、刘定之而后,仅杨延和一任此职,后不复设。

  • 鼓吹主簿

    官名。北魏置。《魏书·食货志》: “及鼓吹主簿王后兴等词称,请供百官食盐二万斛之外,岁求输马千匹、牛五百头。”参见“鼓吹令”。

  • 甘泉

    1、宫名,为甘泉宫的省称。甘泉宫又名云阳宫,在今陕西省淳北县西北甘泉山,距长安三百里。属官有甘泉长、甘泉丞、甘泉卫尉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三辅黄图》卷二《汉宫》和卷四《苑囿》。2、仓名,为甘

  • 太子正字

    官名。见“正字”。官名。隋始置,属司经局,炀帝时改为正书,唐初复为太子正字。后代沿置,至明清称司经局正字。参见“司经局”。

  • 司媒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媒氏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中大夫属官,设司媒中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媒氏”。

  • 大行台尚书右仆射

    官名。北魏置。大行台次官,与大行台尚书左仆射共佐大行台尚书令掌台中事务,位在左仆射下。唐高祖武德(618—626)初,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尚书仆射一员,左、右任置,丛二品。武德八年罢。参见“大行台”。

  • 新选举制

    清末仿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而制定的议员选举制度。其时议员选举分为两种:一是资政院议员选举,二是各省咨议局议员选举。资政院议员定额为二百人,由下列人员年满三十岁以上者选充:一、宗室王公世爵;二、满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