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外官名。宋于枢密院置贴房及守阙贴房,即贴司及守阙贴司之职。参见“贴司”。
省的军政长官。辛亥革命时各省推举的统帅称为都督,兼辖民政。北洋政府时原则上实行军民分治,民政由民政长专管,都督名义上只管军政,直属大总统,统辖省内各军,协助处理省内治安,关于军令受参谋本部指挥,军政受
市政府的属局之一。国民党政府规定,若市因实际需要得增设教育局,将社会局办理的教育文化事项,划归该局主管,主官为局长。
匈奴王号名,位在骨都侯上,掌兵众,有部土。参看“温吾”条。
见“衙司”。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四班,拟伏波将军等号,大通三年(529)定制后,班阶略提高,改拟光烈将军等号。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调中士佐官,正一命。
郡分职诸曹之一。魏晋以后置,掌治狱之事,见“郡法曹”。
官名。渤海国官,比唐朝尚书左丞。
官名。即驿丞,又名传宰。详见“驿丞”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