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京畿都漕运使司

京畿都漕运使司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78)改原行省漕运司而置,隶户部。二十四年,分立内外两运司,领在京诸仓出纳粮斛及新运粮提举司站车运粮公事。为正三品衙门,设运使二人,下设同知、副使、判官各二人。领新运粮提举司、京师二十二仓、通惠河运粮千户所等。明初沿置,设漕运使,正四品,掌漕运之事。洪武十四年(1381)罢。永乐(1403—1424)后改设漕运总兵官,景泰(1450—1456)后改设总督掌其事。


官署名。元置,总管漕运事务。其官有:运使二员,正三品;同知二员,正四品;副使二员,正五品;判官二员,正六品;经历一员,正七品;知事一员,从八品;提控案牍兼照磨二员。见《元史·百官一·京畿都漕运使司》。

猜你喜欢

  • 阿里哈哈番

    满语官名。汉译为“卿”。

  • 皇木厂监督

    官名。清朝工部皇木厂之主官。掌厂事。顺治(1644—1661)初设,满、汉各一人,由本部堂官委派司员充任,一年一更代。于通州、张家湾各设木厂一。各省委派官员解运木材至厂,赴工部报递批文,工部派人会同木

  • 炭库令

    官名。南朝梁、陈置,有丞。隶少府卿。

  • 右卫率府

    元朝侍卫亲军指挥机构。设于仁宗延祐六年 (1319) 七月,秩正三品。军士来自者连怯耶儿(黄羊川,今内蒙古敖汉旗东)万户府、迤东万户府、女直万户府及右翼屯田万户府。隶东宫詹事院下。置卫率使二员,副使二

  • 果木市提领

    官名,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置,属宣课提举司,从七品,掌果木市税收。其佐官有大使一人,从八品,副使一人,从九品。见《元史·百官志一》。

  • 肴藏署丞

    官名。即肴藏丞。

  • 宰衡

    王莽官名。西汉平帝元始四年(后4)置。王莽因伊尹为阿衡,周公为太宰,故采此二人称号为宰衡,加于安汉公之上以自尊。宰衡位上公,在诸侯王上,掾史秩六百石。三公言事称“敢言之”。出则尚书郎、侍御史、谒者、中

  • 右监门卫中郎将

    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662)置,四员,正四品下,掌监诸门,检校出入。

  • 都统制

    官名。北宋末年,大军出师征讨,诸军统制不相统属,即以其中一人为都统制,统率诸军。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御营司亦置。其后,各屯驻大军皆设,其副职为副都统制。官名。宋徽宗宣和年间,在作战时从各将官

  • 秘监

    秘书监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