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书写

书写

①吏名。金朝始设,为国史院属吏。又称史馆从事。掌抄写、誊清案牍之事。充任者须经严格考试。海陵王正隆元年(1156)定制,女真书写要具备将契丹字译成女真字的能力,契丹书写要谙于契丹大小字,并具备把汉字书史译成契丹字的能力。元朝沿置,中书省、御史台、枢密院、六部、蒙古翰林院等衙门内均设,员额不等。②官名。明、清孔氏世袭之衍圣公所属职官。明制,额设一人,以流官充任。清制,正七品,与知印、掌书等官共掌文书印信,由衍圣公保举题授或题补。


吏员名。金置,又称史馆从事,属国史院,掌抄写、誊清案牍之事。员额女真、汉人各五十人,须经考试录用。正隆元年(公元1156年)规定,女真书写须具有译契丹字成女真字的能力。元沿置书写,设于中书省及六部,枢密院与蒙古翰林院亦置,员额不等。

猜你喜欢

  • 廷评

    宋朝大理评事别称。官名,也写作“廷平”。1、汉朝“廷尉评(平)”的简称,详“廷尉平”条。2、唐朝大理寺评事的别称。《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大理为棘卿,评事为廷评。”3、宋朝大理评事的别称。

  • 京兆牧

    官名。唐都长安,初称京城,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称为西都,亦称西京,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定称西京;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改称上都,次年改为中京;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又改为西京。其所在的政

  • 履正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从七品武阶官。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从七品。

  • 诸翼统军元帅府

    官署名。朱元璋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攻克集庆(今南京市)后,遣将分兵略定四方。置诸翼统军元帅府,设元帅,正三品,同知元帅,从三品,副使,正四品。寻罢。

  • 掌船局都尉

    官名。隋朝都水台所领掌船局长官,置二员,从八品。炀帝大业三年(607) 罢。

  • 书状人

    吏名。元朝置,各县衙及录事 司皆设一人,为诉讼人写状词。成宗大德五年(1301)规定从籍记司吏中选取,任期一年,轮流担任。元代官府中替诉讼人书写状词的人员。设于县衙与录事司,员额各一人。其初由官员的梯

  • 肴藏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膳部中大夫肴藏中士佐官,员一人,正一命。

  • 都内丞

    官名,属大司农,为令之副,佐令掌京师库藏。参看“都内”条。

  • 大司马票骑将军

    官名,汉置,掌武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尉》:“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马,以冠将军之号。宣帝地节三年置大司马,不冠将军,亦无印绶官属。成帝绥和元年初赐大司马金印紫绶,置官属,禄比丞相,去将军。”《汉书·

  • 五更

    年老致仕而有经验的乡里耆老。《礼·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官名,周置,以年老更事的任之。《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注:‘三老五更各一人也,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