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中郎将

东中郎将

官名。东汉灵帝时所置四中郎将之一,帅师征伐,时以董卓任之。魏晋南北朝沿置,地位重要,多有较固定的辖区和治所。晋、南朝宋时多兼任刺史,或持节、都督相邻数州军事,银印青绶。南朝宋、齐常以宗室诸王任之。梁或置或罢。东魏静帝天平元年 (534) 都邺后,于礓石桥置东中郎将府。北魏初,属中护军 (护军将军) ,世宗永平(508—512)中权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 。东魏静帝武定七年(549)复属中护军,北齐亦属护军府。


官名。汉末有东西南北四中郎将,皆掌帅师征战。董卓为东中郎将,卢植为北中郎将,曹植为南中郎将。见《后汉书·百官志》羽林中郎将注。其后,魏晋南北朝沿置,多有固定辖区及治所;有的还兼刺史或持节都督相邻州的军事。

猜你喜欢

  • 磋迈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八“元符二年四月”条有磋迈喀结桑。吴广成《西夏书事译作》“磋迈花结香”。花结香为喀结桑的异译,磋迈为其官称。

  • 度支司

    官署名。隋始置,为户部四司之一。司的长官,隋初称为侍郎,以员外郎为佐官。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唐沿置,以郎中、员外郎为正副主官。度支郎中一人,从五品上;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新唐书·百官志》记

  • 中书官

    泛指中书诸官,掌图书秘记章奏等事。《汉书·石显传》:“(石显)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宣帝时任中书官……恭死,显代为中书令。”

  • 宣义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兴平(194—195)间李傕置。南朝梁沿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五班,拟克狄将军等号; 大通三年(529)定制后,改拟明智将军等号。杂号将军名,东汉献帝

  • 海军部司法局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见“军法司”。

  • 矿务铁路总局

    官署名。又称“统辖矿务铁路总局”。清末中央行政官署之一。光绪二十四年(1898)设。掌理全国开矿铁路事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二人兼管,下设会办大臣一人,并提调、章京等。二十七年,改隶外务部考工司。

  • 典饩

    官名。即典饎。

  • 密图瓦利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田产税务之事。喀什噶尔、叶尔羌各设五品伯克一人,和阗等地设七品伯克三人。

  • 光英将军

    见“十光将军”。

  • 副都点检

    即“殿前副都点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