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林丞

上林丞

官名。西汉员八人,协助上林令管理上林苑。东汉以来改置上林苑丞。南朝梁复旧名,员一人,流外三品蕴位。唐朝员四人,从八品下,为司农寺上林署次官。宋朝省,金朝复置,世宗大定七年(1167)增为二员,从七品。一人分司南京,以勾判兼任。大安三年 (1211) 省一员。参见 “上林令”、“上林署”。


官名,汉置。西汉水衡都尉属官有上林令丞,丞为令之副。共八丞,分掌上林苑中的禽兽喂养、宫馆管理、禁卫治安等。东汉废水衡都尉,上林属少府,置令、丞、尉各一人,丞佐令掌苑中禽兽、主苑中居民。后世时置时废,有的只置令,如南朝梁,有的只置丞,如北齐。隋唐置上林署,有令丞,掌苑中林果蔬菜等,供朝会、祭祀、尚食用;兼掌藏冰。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水衡都尉》、《后汉书·百官三·少府》、《历代职官表·内务府·奉宸苑》。

猜你喜欢

  • 王国官

    官类名。王国既是政区,也是汉代至南北朝地方政权组织形式之一。秦始普遍推行郡县制度,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亦有设国的,如《史记·张仪列传》记秦惠王起兵伐蜀,定蜀以后,封蜀君为侯,置相以治理其地。

  • 同知汉儿行宫都部署事

    官名。辽置,见“汉儿行宫都部署院”。

  • 司封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封人置,北周沿置。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属官,掌有爵位者封邑的分配,下设司封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封人”。

  • 军司马上士、中士、旅下士

    官名。见“军司马中大夫”。

  • 光禄卿

    官名。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改光禄勋置,十一班,位列十二卿,掌宫殿门户及一部分宫廷供御事务。有丞、功曹等属官,领守宫、黄门、华林园、暴室等令。陈因之,三品、中二千石。北齐置为光禄寺长官,掌宫殿门

  • 斗秤务

    官署名。宋初置,隶太府寺,掌造斗、秤、升,尺等器具。神宗熙宁四年(1071),改隶文思院。

  • 大宪台

    ① 明朝巡抚之别称。② 明朝按察使之别称。

  • 州军府长兼行参军

    官名。为州军府不署曹参军名号之一。南齐时州军府有长兼行参军,为不署曹的散员参军。北魏亦置,见《魏书·官氏志》。北齐沿置,见《隋书·百官志中》。其品秩略低于行参军,上州正九品上,中州从九品上,下州不详。

  • 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使

    官名。元朝山东东西道提刑按察司长官。

  • 都官部

    官署名。明初刑部四属部之一。洪武六年(1373)置,设郎中、员外郎各二人,主事四人。十三年后改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二十三年改置十二属部,遂罢。与总部、比部,司门部共掌刑法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