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三卿

三卿

官名合称。周朝指司徒、司马、司空。《礼记·王制》: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孔颖达疏: “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故《春秋左传》云: ‘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此是三卿也。” 亦指三军主帅。《春秋·襄公十一年》: “王正月,作三军”。《公羊传》: “三军者何,三卿也。”或指上卿、亚卿、下卿。《孟子·告子下》: “天子在三卿之中。”杨伯峻注引全祖望《经史问答》: “孟子之世,七国官制尤草草。大抵三卿者,指上卿、亚卿、下卿而言。乐毅初入燕乃亚卿,是其证也。或曰,一卿是相,一卿是将,其一为客卿,而上下本无定员,亦通。”汉魏南北朝指诸侯王国三卿,即郎中令、中尉、大农。也指太子三卿,即家令、率更令、仆。或指太后三卿,即卫尉、少府、太仆。北魏孝文帝定百官,又以太常、光禄勋、卫尉为三卿。


指司徒、司马、司空。《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疏:“夏之大国谓公与侯也,殷周大国并公也。崔氏云:三卿者,依周制而言,谓立司徒兼冢宰之事,立司马兼宗伯之事,立司空兼司寇之事,故《春秋左传》云,季孙为司徒,叔孙为司马,孟孙为司空,此是三卿也。”

猜你喜欢

  • 总治河防使

    官名。元置,《元史·贾鲁传》载:“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年)命贾鲁以工部尚书为总治河防使,进秩二品”。

  • 德妃

    官名。隋炀帝置,为三夫人之一,正一品。唐初沿置,与贵妃、淑妃、贤妃合为夫人,正一品,玄宗开元(713—741)中省。宋朝复置,为正一品夫人。金朝属诸妃之一,仍正一品。明正德元年(1506)亦置。内命妇

  • 司法院院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员额一人,为司法院的长官,其职权有四:一、综理全院事务,掌理司法行政权与司法审判权;二、为统一法令及变更判例会议主席;三、对于行政法院及公务员惩戒委员会的审判,认为有必要时,得出

  • 主客侍郎

    官名。隋朝尚书省礼部所辖主客司长官,置二员,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607) 加为从五品; 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为主客郎,后又改为司蕃郎。

  • 纸工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置纸工中士,正二命;纸工下士,正一命。掌造纸之事。属冬官府司卉下大夫。

  • 苗疆缺

    清朝外官缺分之一。属此缺者有云南之元江、鹤庆、广南、普洱、昭通、镇边等府、厅通判、同知,镇雄、恩乐、恩安、永善、宁洱、宝耳等州、县,贵州之古州兵备道,黎平、镇远、都匀、铜仁等府同知,清江、都江、丹江通

  • 典仪所

    官署名。明朝于各王府置,隶王府长史司。置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掌陈仪式。

  • 正刺

    宋朝正任刺史简称。

  • 忠师

    官名。西夏置,为谏师位之一,为诸王之师。在中书、枢密位下,与中等司等。

  • 司织署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隶少府监。后与司柒署并为织染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