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灵鹫峰。在今浙江杭州市西灵隐寺前。宋《淳祐临安志》卷8“武林山”条引晏殊《舆地记》:“晋咸和元年,西天僧慧理登兹山,叹曰:‘此是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故名。峰下有玉乳、龙泓诸洞,
①唐贞观四年 (630) 改务州置,治所在务川县 (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天宝元年 (742) 改为安夷郡,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思州。辖境相当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
即今河北枣强县东北二十五里流常乡。清于此设流常堡。
又名壶丘。春秋时晋邑。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六十余里东滩村。《左传》: 襄公元年 (前572),“晋人以宋五大夫在彭城者归,置诸瓠丘”。杜注:“河东东垣县东南有壶丘。”古邑名。又称阳壶、阳胡。春秋晋邑。在
古港名。在今加里曼丹岛西北端之达土角。元汪大渊 《岛夷志略》 有专条记述。
即今山西襄垣县北下良乡。《清一统志·潞安府》:下良镇“在襄垣县北三十里”。在山西省襄垣县东北部。面积174.4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下良村,人口2650。明嘉靖中置镇,1949年为襄垣县
即今河北泊头市西北郝村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交河县图: 北有郝村镇。在河北省泊头市北部。面积93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郝村,人口 1250。明永乐年间山西洪洞郝姓迁此建村,故名
在今广东和平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惠州府和平县: 浰头山在 “县北八十里,亦曰和平峒。绵亘深远,接江西龙南县境。其最近龙南者为上浰,在岭冈者为中浰,和平峒谓之下浰。浰溪水出焉,旁多奇石,巉岩险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纽伊河下游库契河口附近。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末鲁孙等十五站”。明改莫鲁孙站。
明洪武初改郴州路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郴阳县 (今湖南郴州市)。辖境相当今湖南永兴县以南的耒水流域和宜章县地。洪武九年 (1376) 降为郴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郴州路置,属湖广省。治所、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