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龛山

龛山

①在今浙江萧山市东二十八里坎山镇。宋《淳祐临安志》 卷10“江潮” 引姚宽 《西溪丛语》:“或云: (浙江) 夹岸有山,南曰龛,北曰赭,谓之海门。”即此。《方舆纪要》 卷92萧山县:龛山在“县东北……嘉靖 三十二年参将汤克宽大破倭夷于龛山,三十四年督臣胡宗宪又败倭于此”。

②在今甘肃榆中县南二十里。《明 一统志》 卷36临洮府: 龛山 “在金县南二十里。宋元丰四年置寨于此”。


古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东坎山镇。其形如龛,故名。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参将汤克宽、三十四年胡宗宪在此大破倭寇。


猜你喜欢

  • 汤镇

    即汤村镇。在今浙江余杭市南十八里乔司镇。《方舆纪要》卷90杭州府:汤镇在“府东北五十里, 与海宁县接界”。清于此设巡司、盐场司。

  • 梁口江

    又名梁口溪水。在今江西万安县南。《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万安县: 梁口江 “在县南八十里。源出西平山,西南流入于赣江”。

  • 和罗

    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青海乡南。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7: 乌苏里江西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和罗”。

  • 抚彝厅

    清乾隆十八年(1753)置,属甘州府。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西北蓼泉乡。1913年改为抚彝县。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置,治所即今甘肃省临泽县西北旧临泽。1913年改名抚彝县。

  • 直城县

    北魏置,为金城郡治。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东北池河东岸。后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石泉县东南、池河东岸池河镇。为金城郡治。隋开皇初废。

  • 即召。西周初召公奭封国,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后迁今河南偃师县。《战国策·楚策》:“太公望封于齐,邵公奭封于燕。”周室东迁后,改封于今河南济源市西邵原。

  • 陵井监

    北宋熙宁五年 (1072) 改陵州置,为盐监。治所在仁寿县 (今四川仁寿县)。《寰宇记》 卷85陵井监: “按 《图经》: 汉时有山神号十二玉女,为道人张道陵指陵上开盐井,因此陵上有井名陵井。”监以陵

  • 北室韦

    在今黑龙江省西北境小兴安岭北端。《隋书·室韦传》:“南室韦北行十一日至北室韦,分为九部落,绕吐纥山而居。”

  • 金林州

    一作全林州。唐天宝前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 台中市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台湾县。1920年日本占领期间始置台中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仍设台中市,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中市。在台湾省本岛中部。面积163.4平方千米。人口101.4万。是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