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门县

龙门县

①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改皮氏县置,属高凉郡。治所在今山西河津市西。《寰宇记》卷46龙门县:“因山为名。”隋属河东郡。唐属绛州,元和初属河中府。北宋宣和二年(1120)改为河津县。

②唐垂拱四年(688)析麻阳县置,属辰州。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锦和镇东轻土村。寻废。

③唐末置,属新州。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镇。辽属奉圣州。金属德兴府。元初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复置,属宣化府。1914年改名龙关县。

④辽置,治所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龙关。元初废。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复置,1914年改名龙关县。

⑤即罗门县。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清嘉庆《长宁县志》卷12:龙门碑“明时渔者于小溪中获石碑一,上书‘龙门’二大字,疑唐置龙门县故云”。后废。

⑥明弘治九年(1496)析增城、博罗二县置,属广州府。治所即今广东龙门县。以龙门镇为名。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1920年直属广东省。


(1)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县置,治今山西省河津市西。“因龙门山为名”(《元和郡县志》)。属高涼郡。东魏改属北乡郡。北齐天保时为龙门郡治,北周因之。隋先后属蒲州、河东郡。唐武德初为泰州治,贞观中改属绛州,后属河中府。北宋仍属河中府,宣和二年(1120年)改为河津县。(2)古旧县名。唐末置,治今河北省赤城县西南龙关。属妫州。辽、金属奉圣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为镇。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望云县,明初废。宣德六年(1431年)改置龙门卫。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置龙门县。属宣化府。1914年因与广东省龙门县重名,改名龙关县。(3)今县名。在广东省中部。属惠州市。面积 2308 平方千米。人口31.9万。辖15镇、1乡。县人民政府驻龙城镇。明弘治九年(1496年,一说六年)析增城、博罗两县部分地置龙门县,属广州府。清仍之。因县治七星岗原为增城县上龙门地,故县名龙门。1914年属粤海道。1920年属广东省。1949年属东江专区,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1956年改属惠阳专区。1959年并入增城县,划归佛山专区。1961年复置龙门县,仍属佛山专区。1963年改属惠阳专区,1970年属惠阳地区。1975年划归广州市,1988年属惠州市。属丘陵性河谷地形,平均海拔550米,西部天堂顶最高,海拔 1210 米。北部山地的龙门河,汇集铁岗河、蓝田河后,向西南流入增城市,与永汉河汇注增江。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为广东省暴雨中心之一。森林茂密,多马尾松、杉、樟等。南昆山多竹。设有南昆山自然保护区。农产以稻为主,次为甘蔗、花生、大豆、木薯等;水果有柑橘等。养蜂业很盛。土特产有龙门鸡、草菇、西溪笋、龙门米粉等。矿产有石灰石、煤、铅、锌、钽铌、钨等。工业有建材、化肥、竹木加工和陶瓷工艺等。竹席编织为传统手工业。多小水电站,是全国农村电气化重点县之一。增马、龙始、龙塘公路经此。永汉河在永汉镇以下、龙门河在麻榨镇以下可通帆船。南昆山为旅游避暑胜地。


猜你喜欢

  • 甘棠驿

    元置,属南靖县。即今福建南靖县北甘棠。清以后废。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置,在今福建省漳州市南。

  • 袁江

    又名秀江。古名南水、牵水、渝水。在今江西西部,为赣江支流。《寰宇记》 卷109袁州新喻县: 袁水 “在县南五十步。西至一滩,滩长二里,其地险峻,号曰五浪滩。其侧立为五浪馆”。《明一统志》 卷55临江府

  • 末岛

    即小钦岛。在今山东长岛县北,大钦岛之北。《新唐书·地理志》:“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宋会要辑稿》第186册兵29载:北宋政和八年(1118)五月二日臣僚言:与北朝“

  • 净藏禅师塔

    在今河南登封市城西北十二里会善寺西侧。是唐代净藏禅师的墓塔。建于唐天宝五年(746)。为单层单檐亭式仿木构砖塔。平面呈八角形,立于一高大的砖砌台基之上。塔身下层为须弥座。南面辟单券门,由门可入塔心室。

  • 鉴空阁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舆地纪胜》 卷124琼州引 《南海志》 云: 鉴空阁 “在城西五十里金利崇福寺前。俯瞰江流。文忠苏轼题诗云: 明月本自明,无心孰为境。挂空如水鉴,写此山河影。吾观大瀛海,巨浸与天

  • 昂山

    ①在今浙江龙泉市西。《方舆纪要》 卷94龙泉县: 昂山在 “县西三十里。青壁嵯峨,削入云际”。②在今江西贵溪县西南百余里。《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 昂山 “东连贵潭,西接梅潭,南入福建界,北

  • 蔓葭

    一作宁葭。战国时中山国地,在今河北鹿泉市北。《史记·赵世家》: 武灵王二十年 (前206),“王略中山地,至宁葭”。《索隐》: “ 一作蔓葭,县名,在中山。”即“宁葭”。

  • 尖山门

    明置,在今辽宁北票市东西尖山沟。明《万历武功录》卷10:“从静堡尖山门,驰古路。”即此。

  • 温弄州

    五代十国改归顺羁縻州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十里旧州村。北宋熙宁六年 (1073) 改为归化州。

  • 高梁山

    ①即高凉山。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高凉山,“ 《志》云: 山本名高梁,群峰并耸,盛夏如秋,故改梁为凉”。②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与万县交界之精华山 (铁凤山)。《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