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龙洞山

龙洞山

①在今江苏江浦县西。《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江浦县:龙洞山在“县西二十五里。西接天井山,东连西华山及马鞍山”。

②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舆地纪胜》卷48和州:龙洞山“在含山县西南五十里。有诗酬唱”。《方舆纪要》卷29含山县:龙洞山“洞深邃,泉流不竭,下流为鲁桥涧,通铜城闸入于江”。

③一名禹登山。在今山东济南市东南三十里。元于钦《齐乘》卷1:东龙洞山“山如重甗。西洞透深一里许,秉火可入。东洞在万仞绝壁之上,洞口釜鬲尚存,烟火之迹如墨。……有翠屏岩、独秀峰、三秀峰。峰侧龙祠,郡邑祷雨极应”。又引《九域志》云禹登山,谓“禹治水尝登”。

④亦名英山。在今四川永川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9永川县:龙洞山“在县西北二十里。一名英山。上有龙湫”。

⑤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121黎平府洪州泊里长官司:龙洞山“在司治(今洪州镇)南。洞宽广深里许,旁有龙洞”。


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南。由石灰岩构成。以悬崖上石灰岩溶洞龙洞得名。又传夏禹曾登山起蛰龙治水,亦名禹登山。独秀峰、三秀峰、绵屏岩三峰环列,溪涧幽深,多泉潭瀑布。龙洞在西峰悬崖上,洞口高约2.7米,阔1.3米。洞壁有石刻造像,高逾4米。洞东西相通,深里许。泉出壁隙,相传为龙藏之所。周围山崖有东魏、隋、唐石刻造像,鹫栖岩巅有七级报恩塔。东南危岩孤立,名“灵台”,俗称“钓鱼台”,上有古亭,下临深涧,瀑布倾泻,雄伟壮观。秋季红叶满山,景色尤奇。


猜你喜欢

  • 山丹卫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改山丹州置,属陕西行都司。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山丹县地。清雍正二年(1724)降为山丹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甘肃省山丹县。属陕西都司,后属行都

  • 天成寺

    又名福庆寺。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莲花岭北。唐建。清乾隆八年(1743)改名天成寺。清《日下旧闻考》卷115引《乾隆十二年御制天成寺诗》:“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硐泉苔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

  • 西路右翼左旗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东部比格尔附近。

  • 南北二青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赣榆县 (今江苏赣榆县西北)。后废。

  • 十堰店

    即今湖北十堰市。清属郧县。《清一统志·郧阳府》:神定河“源出(郧)县南六十里十堰店”。1967年置十堰办事处, 1970年改设十堰市。

  • 修静寺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东七里洪山西。明曹学佺 《名胜志》: “唐李北海宅,在修静寺,即李邕所居。《青莲集》 有游修静寺诗。”

  • 盐沟河

    即古福禄水。一名阎沟河。今北京市房山区东北哑叭河。源于北京市丰台区龙门口,东南流经房山区,于良乡镇东入小清河。《旧五代史·晋书·赵德钧传》: 唐长兴三年 (932),“于阎沟筑垒,以戍兵守之”。即此。

  • 火连寨

    即今辽宁本溪市北火连寨回族满族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辽阳州图:东北有火连寨。

  • 迁江县

    北宋天禧四年(1020)改思刚州置,属宾州。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南迁江镇北红水河北岸。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迁治红水河南岸(今迁江镇)。清雍正十二年(1734)属思恩府。民国初属广西柳江道。192

  • 强现部

    或即空亭部。宋大理置,为教合三部之一,属最宁府。在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西北四十四里新现。元代属临安等处宣慰司。明代属教化三部长官司。清代属开化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