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池镇
清置,属郃阳县。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黑池镇。
在陕西省合阳县东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黑池,人口4830。相传昔有涝池,池水乌黑,故名。清雍正年间设镇。1949年设黑池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烤烟、花生,特产三白西瓜。有农具厂。是县东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渭韩公路。
清置,属郃阳县。即今陕西合阳县东南黑池镇。
在陕西省合阳县东南部。面积8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黑池,人口4830。相传昔有涝池,池水乌黑,故名。清雍正年间设镇。1949年设黑池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烤烟、花生,特产三白西瓜。有农具厂。是县东南部农贸集市。有公路通渭韩公路。
①秦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八里古城村。东汉末移治今山西代县东北七里下平城村,属新兴郡。西晋属雁门郡。十六国时还治今大同市东北古城村。北魏道武帝在此建都,延和元年(432)改为万年县,太和
周代散布在今安徽省庐江、舒城县一带的偃姓诸小国,计有舒庸、舒蓼、舒鸠、舒龙(或作龙舒)、舒鲍、舒龚等国。后多为楚所并。
在今湖南桂阳县西。《元丰九城志》卷6:平阳县有大凑山。《舆地纪胜》卷61桂阳军:大凑山,“《旧经》云, 出银矿。当其盛时,炉烟蓊然,上接云汉,烹丁纷错,商旅往来辐辏,因以为名”。
①唐天宝元年 (742) 改石州置,治所在离石县 (今山西离石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离石、方山、中阳、柳林、临县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石州。②唐天宝元年 (742) 改儋州置,治所在义伦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义清县置,属益昌郡。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南一百三十里。《元和志》 卷22胤山县: “以县北三十里有可胤山为名。县城置玄白崖山上,武德四年筑,义清县理焉。唯三面有城,皆临绝险,
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明置巡司于此。
北宋置,属陈留县。即今河南通许县治。咸平五年 (1002) 升为咸平县。
即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二十二里平水镇。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集歌诗。”即此。
元置,为水站。在今湖北松滋县西北松滋河岸边。
在今四川仪陇县东南。《寰宇记》 卷139蓬州蓬池县: “取蓬水以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