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龙府

黄龙府

①辽天显元年 (926) 改渤海国扶余府置,治所在黄龙县 (今吉林农安县)。《辽史·地理志》:“太祖平渤海还,至此崩,有黄龙见,更名。” 保宁七年 (975)废。开泰九年 (1020) 复置。辖境约当今吉林西部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地区。金天眷三年(1140) 改为济州。《宋史·岳飞传》: “飞大喜,语其下曰: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当指金国大本营,而非专指此府。

②元改隆安府置,属开元路。治所即今吉林农安县。辖境约当今吉林农安县一带。后废。明为龙安站。


契丹天显元年(926年)改扶余府置,治今吉林省农安县。辽保宁七年(975年)废,开泰九年(1020年)复置。辖境约当今吉林省农安、德惠、长春等县市地。金天眷三年(1140年)改置济州。


猜你喜欢

  • 高荣堡

    明置,属宁夏右屯卫。即今宁夏平罗县西南姚伏镇高荣村。

  • 叶河

    即今中亚锡尔河。《大唐西域记》卷1:“赭时国周千余里,西临叶河”,即此。即“药杀水”。

  • 南明山

    ①在今浙江丽水市城区大溪南岸。摩崖有北宋米芾题刻 “南明山” 三字。《方舆纪要》 卷94处州府: 南明山 “在府南七里。泉石甚胜,山巅旧有千里亭,以高旷得名”。今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②在今浙江新昌县

  • 浯屿

    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浯屿岛。《明通鉴》: 嘉靖二十八年 (1549),“是时浙江通番出入于宁波定海间,闽人通番出于漳州浯屿间”。《明史·和兰传》:天启中,和兰 “出没浯屿、白坑、东椗……甲洲间,要求互市

  • 雒汭

    亦作洛汭。在今河南巩义市境洛河注入黄河处。《尚书· 禹贡》: 河水 “东过洛汭”。《孔传》:“洛汭,洛入河处。” 《左传·昭公元年》: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馆于雒汭。” 宋元人注: “雒汭,洛水

  • 孙姑那

    即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岸之宋卡。为古代横断半岛路线主要港口之一。见《郑和航海图》。清陈伦炯《海国闻见录》作宋脚。谢清高《海录》始作宋卡。

  • 崇山县

    ①唐渤海国置,为崇州治。治所在今吉林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镇。辽废。②即隆山县。今四川彭山县。《唐会要》 卷71:隆山作崇山,避玄宗李隆基讳。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吉林省敦化市东北大山咀子。为崇州治。辽废

  • 牛老陂

    在今河南叶县南十二里尤潦铺。清同治《叶县志》卷1:牛老陂“即荷蓧丈人止子路宿处。今尤潦铺是其地”。

  • 卷 (捲) 洞门镇

    即今四川渠县东南卷硐乡。清同治《渠县志》 卷4: 卷硐场 “县东四十里,即卷硐门,当巴夔之冲衢”。

  • 西柳关

    宋置,属南浦县。在今四川万县市西北。《宋史·理宗纪》:南宋宝祐元年(1253),“元兵渡汉江,屯万州,入西柳关。高达调将士扼河关,上山大战,至鳖坑、石碑港而还”。即此。在今重庆市万州区西北。南宋宝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