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草岭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清嘉庆间设土千总驻守。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西南部、黄草岭山梁上。黄草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10。村以山得名。别名多壳。1949年前为江外一带农贸物资集散地,现仍为县南部主要农贸集市。产稻、玉米、香蕉、菠萝等。晋思公路经此。
在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北。清嘉庆间设土千总驻守。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西南部、黄草岭山梁上。黄草岭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910。村以山得名。别名多壳。1949年前为江外一带农贸物资集散地,现仍为县南部主要农贸集市。产稻、玉米、香蕉、菠萝等。晋思公路经此。
亦称息辣。即今新加坡。清谢清高《海录》卷上:旧柔佛“本柔佛旧都,后徙去,故名旧柔佛。嘉庆年间英吉利于此辟展土地,召集各国商民在此贸易耕种,而薄其赋税,以其为东西南北海道四达之区也。数年以来,商贾云集,
①在今河北遵化市南八里。《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 南龙山 “北又有北龙,两山相望,蜿蜒如龙”。②即今浙江瑞安市东南七十四里处之南龙头、北龙山岛。《方舆纪要》 卷94平阳县: 南龙山 “在县东海中。倭自
在今浙江永康市东。《方舆纪要》卷93永康县:八盘岭在“县东八十五里。巅高险,路通天台”。
故地在今印度西南沿岸奎隆一带。即《岭外代答》和《诸蕃志》记述之故临国。明费信《星槎胜览》有“大㖵喃国”、“小㖵喃国”,其释文尽本元汪大渊《岛夷志略》“小啰南”条。《明史·外
①即藐姑射山。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北。《山海经·东次二经》: “姑射之山,无草木,多水。”②在今山西河津市。元皇庆初,河津县徙治姑射山麓,即此。古山名。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庄子·逍遥游》篇云‘藐姑射
①一名和龙。东晋咸康七年(341)前燕慕容皝改柳城置,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次年自棘城迁都于此。隋开皇元年(581)改名龙山县。②北魏太和十一年(487)置,为临洮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洮河东岸。
唐仪凤二年(677)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地。先天二年(713)改为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天宝元年(742)改为都宁郡。乾元元年(758)复为纳州。北宋后废。唐羁縻州。
唐龙朔元年(661)置,治所在缚吒城(今阿富汗北部马扎里沙里夫西巴尔赫)。8世纪中废。
又名西山、散原山、厌原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太平御览》 卷48引 《豫章图经》: “南昌山者,吴王濞铸钱之山。时有夜光,遥望如火,以为铜之精光。” 《寰宇记》 卷106洪州南昌县: 南昌山 “在县西
元泰定二年(1325)前改云龙甸军民总管府置,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云南备征志》卷19载王凤文《云龙记往序》:“其名得之浪洽江,江为蒙诏时四渎之一,或曰江上夜覆云雾,晨则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