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词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淳水

黄淳水

又作潢淳水。在今河南新野县东。为赭水支流。《水经· 淯水注》: 赭水支分,结为二湖,“二湖流注,合为黄水,惟所受焉。又南径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 光武击甄阜、梁丘赐,阜、赐军溃,“汉兵急追之,却迫黄淳水,斩首溺死者二万余人,遂斩阜、赐”。


古水名。又称潢淳水(《资治通鉴》)。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淯水(今白河)支流赭水一段的别称。《水经注·淯水》:“堵水”径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甄阜、梁丘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即此。


猜你喜欢

  • 新川县

    唐贞观五年 (631) 置,属羁縻直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 相州

    北魏天兴四年 (401) 分冀州置,治所在邺县 (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取河亶甲居相之义。东魏天平元年 (534) 移都于此,改为司州。北周建德六年 (577) 复改为相州。大象二年 (580) 移

  • 储元宫

    汉上林苑中离宫。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关中记》 列为汉上林苑中十二宫之一。《汉书·王莽传》: 地皇元年 (20),“坏彻城西苑中建章、承光、包阳、大台、储元宫及平乐、当路、阳禄馆,凡十余所,取其材瓦,以

  • 觅出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西南之华光礁。1935年命名为觅出礁。1947年改名华光礁。

  • 离堆

    ①亦作离碓。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离堆公园内伏龙观。《史记·河渠书》: “于蜀,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西晋刘逵注左思 《蜀都赋》: “ 《地理志》: 蜀守李冰凿离堆,穿两江,为人

  • 皂河口

    即今江苏宿迁市西北四十里皂河镇。明置巡司于此。清时有刘马庄巡司、运河主簿及黄河北岸千总驻此。

  • 北阴平郡

    东晋置(一说南朝宋置),属梁州。治所在阴平县(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及青川、平武二县部分地。西魏改为龙安郡。南朝宋置,治阴平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

  • 东湖铺

    即今湖南耒阳市东五十二里东湖乡。清《乾隆内府舆图》:耒阳县东有东湖铺。

  • 川沙镇

    ①原上海市川沙县治城厢镇。1993年撤销川沙县,改设浦东新区后,改为川沙镇。②即小川沙镇。在今上海市宝山区西北,濒临长江。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宝山县西北有“川沙”。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东南部。面积42

  • 大黄山堡

    明弘治中置,属山丹卫。在今甘肃山丹县东南九十里大黄山。《方舆纪要》卷63山丹卫“永兴堡”条下:“又东南有暖泉、大黄山等堡。”